演出时间:
2013-05-05 19:30 2013-05-06 19:30演出票价:
100元 120元 230元 280元 330元 380元 480元歌剧钓鱼城 出品单位: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
重庆市旅游局
中共重庆市合川区委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
演出单位:重庆市歌剧院 重庆交响乐团
编剧:冯柏铭 冯必烈
作曲:徐占海 郑 冰 王 华
导演:王晓鹰
指挥:许知俊
舞美设计:刘科栋
灯光设计:刘建中
服装设计:彭丁煌
声乐指导:杨小勇
化妆造型设计:段振中
道具设计:谢 康
演员:
王立:刘广、李宏
熊尔夫人:车璐、赵丹妮
忽必烈:王凯、杨扬嵩帆、程笛
王母:许多多、马岚
蒙哥:张翔
老臣:杨绍辉、戴佳志
钦差:向刘伟
《钓鱼城》以宋末元初蒙古族与汉族发生在重庆合川钓鱼城的战争史实为背景,讲述蒙古人攻打钓鱼城36年未果,攻守双方主要人物在经历战与和、生与死、爱与恨的极度纠结后,最终用理智战胜了情感,用和平的歌声驱走了战争的阴霾。
今天的物质指数日新月异,精神的追求更需要与时俱进,文艺创作怎样才能反映当下人民的所思所想。重庆歌剧院将视线转到七百多年前的重庆合川钓鱼城古战场。歌剧《钓鱼城》把血腥成为点,生命成为线,并将线铺陈为面,“以人为本”、“以生为命”、“以战成和”、“以和为天”成为戏剧的主题,借古喻今,让历史事件发挥现实作用。
作品将焦点聚拢到人,写人在战争下的命运,这就使硬的事件有了人的情感。情感,这是艺术之所以是艺术的首当要素。战争双方的人物们,在对待生与死、爱与恨、局部与全部、顺节与反逆中展开,这不仅成全了戏剧的冲突,还发扬了歌剧的咏叹之长,更在音乐的讲述中,提出对人性的拷问。这些拷问不仅是古人的也是今人的;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外国的;不仅是演员的,更是普天下你和我的。
冯柏铭 编剧
解放军总政歌剧团编导室主任,一级编剧。主要歌剧及音乐剧作品有:《苍原》、《沧海》、《蜻蜓》、《青城》、《赤道雨》、《太阳雪》、《深宫欲海》、《我心飞翔》、《城市丛林》、《玉鸟兵站》、《芦花白・木棉红》等等。剧目所获得的奖项有:“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第一名、两届文化部“文华大奖”、两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两届全国歌剧调演优秀剧目奖、三届全军文艺会演优秀剧目奖、两届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全国优秀剧本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全国歌剧调演优秀剧本奖、全军文艺会演戏剧创作一等奖、三届“文华剧作奖”、中央戏剧学院首届“学院奖”。
徐占海 作曲
沈阳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创委会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歌剧研究会创委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文化部“区永熙优秀教育基金奖”获得者,曾担任“文华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文化部多项音乐赛事评委。
所创作的评剧《天职》、《我那呼兰河》获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作曲奖”,舞剧《星海・黄河》获中宣部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歌剧《归去来》获文化部“文华作曲奖”,《苍原》获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作曲奖”、“五个一工程奖”,首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合唱《放飞》获第四届金钟作品奖,评剧《魂断天波府》获得辽宁省首届艺术节作曲金奖,京剧《英台梦》获文化部京剧调演优秀音乐奖。
王晓鹰 导演
王晓鹰,国家一级导演,文学(艺术)博士。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8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本科并获学士学位,1995年在中央戏剧学院获我国第一个导演专业博士学位。
近年主要导演作品:《深度灼伤》、《简・爱》、《肖邦》、《哥本哈根》、《1977》、《萨勒姆的女巫》、《荒原与人》、《霸王歌行》等,并分别为纽约百老汇和香港、澳门的话剧团体导演《庄周戏妻》、《盲流感》、《屋外有花园》、《群鬼》等。
在舞台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导演艺术理论研究,已发表导演艺术研究论文四十多万字,还出版了导演理论专著《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等著作。
曾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优秀导演奖、曹禺戏剧奖优秀导演奖及优秀评论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导演奖、中国小剧场戏剧节优秀导演奖等多项全国性大奖。
曾出访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丹麦、加拿大、日本、菲律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戏剧节、出席国际戏剧研讨会或做客席导演排演剧目等。
许知俊 指挥
许知俊,中央歌剧院常任指挥,中央民族乐团常任驻团指挥,国家一级指挥,中国合唱联盟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获作曲、指挥双学位。荣获国家文化部颁发的“优秀指挥奖”、“(歌剧)最佳指挥奖”、中国文联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作为当今乐坛活跃的指挥家,与许多乐团有着很好的合作,多次在由国家举办的大型演出中担任指挥。指挥了中国歌剧《马可波罗》、《羽娘》、《钓鱼城》的首演。曾出访德国、法国、美国、荷兰、俄罗斯、希腊、埃及、日本、韩国、新加坡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还曾随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进行国事活动。
序幕:
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亲率10万大军进入四川,欲效西晋灭吴之法,先取长江上游,然后水师顺江东下,配合陆路平定江南。然而,他急欲统一中国的脚步却意外地止于一座扼守在嘉陵江上、面积仅2.5平方公里的钓鱼城下。
因身中炮石而伤重不治的蒙哥,临终前留下“若克此城,当赭城剖赤,而尽诛之。”的遗诏。
蒙哥驾崩之后,为争夺皇位,各路蒙军纷纷回到草原。这使得南宋的历史又延续了20年,也使得蒙古西征的高潮至此终结。
上阙:
公元1276年,钓鱼城守将王立趁泸州城兵力空虚,主动出击,杀死元军守将熊尔。就在欢庆胜利之际,化装成难民的熊尔夫人企图行刺王立为报夫仇,却一击不中反将自己置于生死之地。王立有感于熊尔夫人刚烈坚贞的气节,力排众议,没有加罪于她,但毫无“守城经验”的熊尔夫人却被元军攻城的乱箭所伤。
在钓鱼城养伤的半年中,熊尔夫人真切感受、领悟到与她同有丧夫之痛的王母对她的关心与开导,并亲眼看到因连年战祸所造成的无数孤儿寡母在愁云惨雾中呼号,以及众钓鱼城军民对曾经拥有的和平岁月的向往……
正在这时,一名衣衫褴褛的南宋钦差被当成奸细捉进了钓鱼城,一问方知南宋已亡于年初,并有太皇太后向全国发布向元军缴械投降的诏书为证。得知这一消息,钓鱼城军民犹如五雷轰顶,王立更是几近癫狂。
熊尔夫人将这一切看到眼里,不禁对钓鱼城军民的处境深表同情:因为有“屠城令”,更因为三十多年来,围城的元军中有不少人的父兄都战死在此,即便王立率众投诚,恐怕亦无活路。他们,已陷入了毫无意义却又只能死拼到底的绝境……最后,经过深思的熊尔夫人决定潜出钓鱼城,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
下阙:
蒙古金帐,熊尔夫人觐见元帝忽必烈,向其陈情,恳请撤除“屠城令”。她的这一“大逆不道”的行为,引来老臣和贵族们的极大愤怒,纷纷要求忽必烈将其处死。但素怀宏图大志的忽必烈却陷入了内心的矛盾和深深的思索之中:数年前,他就已下令禁止了屠城的行为,但与他有杀兄之仇的钓鱼城却是个例外。但是,如今天下大定,像这样已经不是战争的相互杀戮还有必要继续下去吗……
金帐外,苍凉的歌声一阵阵传来,那些负伤的蒙古将士在盼望回到梦中的草原--多年的鏖战,也将这些曾经骁勇剽悍的战士销磨得身心俱疲。
钓鱼城内,更是惨不忍睹:连年的干旱,使得守城军民已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正在这绝望的时刻,熊尔夫人带来了“只要停止抵抗,屠城令亦可放弃”的圣谕。这消息如同以石投水,立刻在守城军民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面对熊尔夫人的劝和,早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王立也犹豫了:个人的性命不足惜,难道十万人的性命也不足惜?难道用十万人的白骨来支撑自己的一世英名,就是真正的忠义,就是上天的至理?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空间里的忽必烈却有着坚定不移的意志:要成为泱泱中华的一代帝王,要创造一个堪比汉唐的盛世!
尾声:
几位历史的主角,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该何去何从,他们同样的内心纠结,同样的天人交战,同样的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但最终,他们的理智战胜了感情,用和平的歌声驱走了战争的阴霾。
歌剧《钓鱼城》价值亮点:
不只是重庆的。
今天的物质指数日新月异,精神的追求更需要与时俱进,文艺创作怎样才能反映当下人民的所思所想。我们将视线转到七百多年前的重庆合川钓鱼城古战场。作品把血腥成为点,生命成为线,并将线铺陈为面,“以人为本”、“以生为命”、“以战成和”、“以和为天”成为戏剧的主题,借古喻今,让历史事件发挥现实作用。
不仅是中国的。
蒙汉的利益纷争,朝代的改弦易辙,版图的缩放变更,生命的牺牲代谢,普天之下莫不都是华夏民族内部的事。这些事件的交替演化,推动了民族融合,历史进步和文明积淀。这种大历史、大中国的格局,使该剧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所塑扬的主题更为世界和平带来启示。
更是普世的。
作品将焦点聚拢到人,写人在战争下的命运,这就使硬的事件有了人的情感。情感,这是艺术之所以是艺术的首当要素。战争双方的人物们,在对待生与死、爱与恨、局部与全部、顺节与反逆中展开,这不仅成全了戏剧的冲突,还发扬了歌剧的咏叹之长,更在音乐的讲述中,提出对人性的拷问。这些拷问不仅是古人的也是今人的;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外国的;不仅是演员的,更是普天下你和我的!
歌剧钓鱼城 敬请期待!温馨提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儿童项目除外),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