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奥涅金》 [已过期]

演出场馆: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演出时间:

2014-03-14 19:30 2014-03-15 19:30 2014-03-16 19:30 2014-03-17 19:30

演出票价:

100元 280元 380元 550元 600元 680元 880元
1:本站只提供演出相关信息介绍,购票请到正规渠道购买,敬请谅解!

演出介绍

歌剧奥涅金

唱响文学巨匠普希金传世诗篇,

讲述浪子诗人游戏人间的不羁人生,

清纯少女寻爱路上的华美蜕变。

柴科夫斯基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

俄罗斯当代“指挥沙皇”捷杰耶夫亲情执棒。

国家大剧院歌剧节开幕大戏,

邀您体验原汁原味的俄罗斯歌剧经典!

由国家大剧院与马林斯基剧院联合制作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将作为2014年第六届国家大剧院歌剧节的开幕大戏隆重上演。指挥大师捷杰耶夫将率领其俄罗斯“御用”主创团队打造这版原汁原味的“奥涅金”。毫无疑问,作为马林斯基剧院的艺术总监和总指挥,捷杰耶夫大师将是这一团队的核心人物,为观众呈上最完美、最纯正的俄式视听盛宴。

由国家大剧院与马林斯基剧院联合制作的歌剧《叶普盖尼·奥涅金》将作为2014年第六届国家大剧院歌剧节的开幕大戏隆重上演。指挥大师捷杰耶夫将率领其俄罗斯“御用”主创团队打造这版原汁原味的“奥涅金”。毫无疑问,作为马林斯基剧院的艺术总监和总指挥,捷杰耶夫大师将是这一团队的核心人物,为观众呈上最完美、最纯正的俄式视听盛宴。

这部联合制作歌剧将于2014年2月2日在马林斯基剧院上演,3月14日在国家大剧院拉开帷幕。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将邀请到两个剧院的明星们轮流上阵。国际组将由在马林斯基剧院演出的俄罗斯原班明星演员组成,他们都是在国际舞台上享有盛誉,擅长演绎俄罗斯歌剧。中国组演员也是蜚声海内外的声乐艺术家。此外,捷杰耶夫大师也将亲自带领,充分演绎出这部经典俄罗斯歌剧的精髓。

歌剧《叶普盖尼·奥涅金》由柴科夫斯基和康斯坦丁·希洛夫斯基根据俄国著名诗人亚历山大·普希金1830年发表的同名长篇诗体小说改编而成。这部诗体小说广阔地反映了19世纪20年代俄国的社会生活,真实地表现了那一时代俄国青年的苦闷、探求和觉醒,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别林斯基把它称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人民性的作品”。柴科夫斯基大量运用普希金的原诗,挑选数个场景,交代主角的命运和感情世界,将该剧归类为“抒情场景集”。该剧以旋律优美、朴实和诚挚动人为音乐语言特点,常常出现俄罗斯抒情浪漫曲旋律。柴科夫斯基在生活情景里运用各种类型的农民歌曲的旋律;广泛的表现舞曲题材;管弦乐清晰而明朗;声乐部分进行很突出而且动听,无论是完整流畅的歌唱部分或是宣叙调的场面都很自然的纳入到歌剧的贯串的戏剧发展里。每一段音乐都证明了作为歌剧作曲家的柴科夫斯基的高度技巧。

相信这版联合制作歌剧《叶普盖尼·奥涅金》不仅仅会让北京观众的“俄罗斯情结”在柴科夫斯基的音乐里,在普希金的诗词中彻底舒展,也会让人们在体会剧中人物命运起伏时重新思考自我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因为在“奥涅金”里展现的对理想、自由和爱情的美好追求,也永远是全人类的渴求。

奥涅金(男中音):袁晨野

塔吉亚娜(女高音):柯绿娃

弗拉基米尔·连斯基(男高音):金郑建(NCPA驻院演员)

奥尔迦(女低音):翁若珮

格列敏公爵(男低音):田浩江

费丽比耶芙娜(乳母)(女低音):郭燕愉

拉丽娜(女中音):陈冠馥

特里凯(男高音):鲁智全

连长(男低音):李鳌

查列茨基(男低音):赵明

瓦莱里·捷杰耶夫 指挥

瓦莱里·捷杰耶夫是马林斯基剧院的艺术总监和总指挥,兼任伦敦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国际柴科夫斯基大赛组委会主席以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荣誉主席。他创立并管理着白夜艺术节、捷杰耶夫艺术节(荷兰)和莫斯科复活节艺术节。1997年,乔治·索尔蒂爵士谢世后,瓦莱里·捷杰耶夫接管了世界和平乐团。在马林斯基剧院,捷杰耶夫见证了无数世界级歌唱家的成长。在他的指导下,剧院的歌剧和芭蕾舞保留剧目日趋丰富、种类繁多,现已涵盖了从18世纪到21世纪的古典作品以及当代作曲家的作品。2006年,马林斯基音乐厅在曾被大火烧毁的原址上亮相。2013年5月2日,在这一具有历史性的建筑旁边,新的马林斯基剧院(马林斯基II)拔地而起,有了这个新的建筑后,马林斯基剧院成了俄罗斯首屈一指的集戏剧和音乐会于一体的综合剧院。瓦莱里·捷杰耶夫于2009年创立了马林斯基剧院的自主品牌——马林斯基唱片品牌。至今为止,马林斯基剧院以该品牌发行的20多张唱片获得了来自全球评论界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他经常与大都会歌剧院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纽约爱乐乐团、鹿特丹爱乐乐团以及斯卡拉爱乐乐团合作。捷杰耶夫获奖无数,其中包括俄罗斯、德国、意大利、法国、日本、荷兰和波兰等国政府颁发的高级别奖章。2012年,捷杰耶夫被莫斯科国立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头衔。2013年,捷杰耶夫成为由纽约卡耐基音乐厅牵头倡议而成立的美国国家青年交响乐团的团长,并将于2015年担任慕尼黑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

阿列克谢·斯特潘沃克 导演

阿列克谢·斯特潘沃克曾在国立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学习,并在俄罗斯格林卡国立歌剧和芭蕾舞剧院担任总监一职长达7年。

自1993年起,阿列克谢·斯特潘沃克在马林斯基剧院担任导演。他在这座剧院里的首部作品是科萨科夫的《萨特阔》,这部作品一直为该剧院赢得声誉,并于全球的各大剧院和音乐节上演。著名乐评人约翰·埃尔森为《时代周刊》撰文称赞“这部作品是十足的诚意之作,该剧的现实性并没有令其变得僵化,恰恰相反,这部七幕歌剧的每一幕都充满了戏剧活力”。

1994年,阿列克谢·斯特潘沃克和捷杰耶夫携手将科萨科夫的另一部作品《看不见的城市——基特日城的传说和少女费芙罗妮亚》搬上舞台,引起了海内外的狂热追捧。著名的科萨科夫研究专家康定斯基认为,这是该作品五个版本中完整性最高的一部。歌手、管弦乐团和合唱团的合作达到了完美的平衡,导演用明显的象征主义手法传达了作品的内涵。

阿列克谢·斯特潘沃克在马林斯基剧院呈现的剧目还包括威尔第的《茶花女》和斯特拉文斯基的的《婚宴》。1998年,阿列克谢·斯特潘沃克奉献了威尔第的《阿依达》。2004年,他排演了新版的《看不见的城市——基特日城的传说和少女费芙罗妮亚》。他在马林斯基剧院的最新首演作品是比才的歌剧《卡门》。此外,他还为马林斯基剧院导演了《流浪者的魔法》、《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等歌剧。

在海外,阿列克谢·斯特潘沃克同样留下了自己的创作作品。例如在旧金山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而前苏联国家更是他经常前往的地方。

2004年,他在莫斯科的柴科夫斯基音乐厅上演了《黑桃皇后》,翌年又推出《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他的《黑桃皇后》和《卡门》分别被提名为当年的“金面具奖”年度最佳作品。

2002年,《音乐评论》评选他为年度最佳导演。到目前为止,由他执导的歌剧作品超过70部。2006年,他被授予俄罗斯荣誉艺术家头衔。

亚历山大·奥尔洛夫 舞美设计

亚历山大·奥尔洛夫1974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国立戏剧、音乐与电影艺术学院。1976至1980年,他从事美工设计师的工作。1981至1986年、1990年至1993年,他担任丰坦卡青年剧院的首席设计师。从2000年起,他在圣彼得堡剧院艺术学院任教。1980年开始,奥尔洛夫成为艺术家协会的成员,他的作品经常在列宁格勒艺术家协会以及其他地区,如莫斯科喀山等地艺术机构组织的各种展览中展出。他获得过圣彼得堡最重要的剧院奖项Golden Sofit奖(1998、2001、2002、2004)以及俄罗斯国家奖(2000)。2005年,他获得了俄罗斯荣誉艺术家的称号。2006年,他成为俄罗斯帝国艺术学院通讯院士。

伊莉娜·谢日德尼科娃 服装设计

伊莉娜·谢日德尼科娃出生于列宁格勒,毕业于列宁格勒国立戏剧、音乐与电影艺术学院。她的足迹遍布俄罗斯、保加利亚、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挪威、波兰和美国的众多戏剧和音乐剧院。她参与过的作品数目超过了200部。她曾经在圣彼得堡戏剧学院授课十年。她创作的作品包括:《跳蚤》、《青鸟》、《马屁精》、《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她的作品还曾在圣彼得堡、莫斯科、喀山、里加、维尔纽斯、塔林、布拉格、柏林等地进行展览。她还获得过Golden Sofit奖以及俄罗斯艺术学院银奖。

亚历山大·谢瓦耶夫 灯光设计

亚历山大·谢瓦耶夫的创作生涯始于青年演员音乐剧院。他为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以及其他一些机构讲授过设计课程。在此之前,他在莫斯科大剧院的灯光部担任助理灯光设计师,与戈莱布·福尔什金斯基一同工作。他还在俄罗斯其他许多重要剧院的作品中担任灯光设计,包括:俄罗斯大剧院、新西伯利亚国家歌剧芭蕾舞剧院、莫斯科契诃夫艺术剧院、莫斯科普希金戏剧院、莫斯科青年人剧院、莫斯科当代剧院等。他参与创作的作品包括:《春之祭》、《浮士德》、《强盗》、《人才与死人》、《茶花女》、《睡美人》等。他在马林斯基剧院创作的作品包括:《莫斯科,可爱的稠李》、《本韦努托·切利尼》和《霍夫曼的故事》。2013年,他曾凭借《霍夫曼的故事》被提名“金面具”奖。

伊利亚·乌斯第扬谢夫 编舞

伊利亚·乌斯第扬谢夫2004年毕业于国立鄂木斯克音乐剧院的芭蕾工作室。2003年至2009年,他在国立鄂木斯克音乐剧院担当芭蕾独舞。2009年,他凭借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国立鄂木斯克陀思妥耶夫斯基大学,所学专业是编舞和指导,随后便转入国立圣彼得堡姆斯基-科尔萨科夫音乐学院继续学习芭蕾和导演。2010年,他在一项国际编舞大赛中获得了名次。2011年他又获得其他奖项。2012年,圣彼得堡政府给他颁发了青年奖。

他为《安提戈涅》、《沙丁鱼的葬礼》进行了编舞,并参与了歌剧《女人皆如此》的编舞工作,以及音乐剧《他和她》的编舞工作。

2012年,他以助手的身份参与了芭蕾舞剧《美狄亚》的编舞工作。2013年,他参与了马林斯基剧院音乐厅歌剧《爱之甘醇》的编舞工作。

俄罗斯组演员和中国组演员都经过捷杰耶夫大师甄选确认。

俄罗斯组演员是在马林斯基剧院首演的同班人马,届时将首次亮相北京,相信一定会带给北京观众一个惊喜。

中国演员组由国内外优秀歌剧表演艺术家组成。

袁晨野 饰 奥涅金

他曾出演过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卡门》、《山村女教师》、《赵氏孤儿》、《弄臣》、《纳布科》。

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2001年10月首次在休斯顿大歌剧院饰演《弄臣》的主角——利戈莱托之后,在萨克拉门托歌剧院、英国威尔士国家歌剧院、明尼苏达歌剧院、华盛顿国际歌剧院等地再次登台。

此外,他还在旧金山歌剧院、加拿大歌剧院、波士顿抒情歌剧院等主演了《茶花女》、《阿依达》、《拉美莫尔的露契亚》、《爱之甘醇》、《丑角》、《卡门》、《假面舞会》、《小妇人》、《尼克松在中国》等20多部歌剧,其中后两部分别由Ondine及Naxos公司制作为现场版的DVD和CD向全球发行。

他还曾与费城管弦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巴尔的摩交响乐团等合作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德沃夏克《感恩赞》、海顿《创世纪》等作品,并在美国、芬兰、新加坡等地举办独唱音乐会。他还是多明戈先生担任华盛顿歌剧院艺术总监就职庆典音乐会上的独唱嘉宾,并曾受克林顿总统夫妇邀请到白宫作客。

他曾获得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及芬兰米利亚姆·海琳国际声乐比赛的头奖,也是“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声乐组至今唯一的华人金奖得主。

柯绿娃 饰 塔吉亚娜

第二届“日本长崎蝴蝶夫人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第四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得主,“第十四届青歌赛”铜奖获得者。2012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十大女高音”之一。

1998至2003年柯绿娃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本科,之后因成绩优异被本校保送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在校期间师从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郭淑珍教授。

2001年在上海国际音乐节和北京国际音乐节上首演著名旅法作曲家陈其钢的大型交响乐《蝶恋花》,并由EMI公司录制出版了现场录音。2005年受邀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在北京首演了作曲家叶小钢中国版的《大地之歌》,之后进行了美国、意大利、英国、德国等地的巡演,演出的音乐厅包括林肯艺术中心、柏林爱乐大厅、英国伦敦巴比肯等世界顶尖音乐厅。2011年参加国家大剧院马勒八千人大合唱,担任女高音的领唱部分。

从2004年开始,她连续在多部歌剧中饰演女主角,其中包括莫扎特的歌剧《蒂多的仁慈》中的塞薇莉亚,《魔笛》中的帕米娜,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中的薇奥利塔。2008年在国家大剧院版的《蝴蝶夫人》中,她饰演巧巧桑。2009年在柴科夫斯基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中饰演女主角塔姬雅娜,并在北京和莫斯科公演。 2010年底受邀参加北京第一届喜歌剧节开幕大戏《费加罗的婚礼》,饰演女主角“伯爵夫人”。2011年参加国家大剧院《艺术家生涯》的演出,担任“穆塞塔”一角。

金郑建(NCPA驻院演员) 饰 弗拉基米尔·连斯基

国家一级演员,在第三届“中法文化交流之春”开幕演出暨“国家大剧院开幕国际演出季”收官大作——法国歌剧《国王》中饰演将军米里奥。之后分别在国家大剧院制作的歌剧《茶花女》中饰演加斯顿,《赵氏孤儿》中饰演屠岸贾,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中饰演舵手,《奥赛罗》中饰演罗德里格等。

另在二十余部中外歌剧、音乐剧、清唱剧中担任主演。其中由他主演的《红河谷》、《青春之歌》、《原野》三部歌剧均获首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奖及个人表演奖。他还获得文化部国家艺术院团展演个人优秀表演奖。他主演剧目还曾获得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国家精品工程奖、优秀剧目奖等。

在奥地利沃尔夫冈艺术节大师班,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获优秀学员奖,受到Cheista Ludwig大师和James Levine大师的高度赞誉。他还获法国政府资助,两度赴法系统学习了《国王》、《浮士德》、《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剧目,得到指挥大师Michel Plasson高度赞赏。

翁若珮 饰 奥尔迦

次女高音翁若佩,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琵琶蒂音乐院硕士,师从Stanley Cornett。她是2005年第四届建华爱乐古典精英声乐首奖的获得者。2007年,她获日本横须贺第十二届新声歌唱大赛亚洲区优胜,2009年获选为高雄世运会主场开幕音乐会该场唯一台湾独唱,与匹兹堡交响乐团和维也纳歌剧院合唱团演出了《快乐颂》(节选自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2012年,她获国立台北艺术大学颁发的杰出校友奖。

她曾在多场演出中担纲独唱,如:亨德尔的《弥赛亚》与《所罗门》,莫扎特的《安魂曲》与《喜悦欢腾》,巴赫的《圣母颂》、《马太受难曲》与《圣诞节清唱剧》,海顿的《创世纪》与《四季》,贝多芬的《C小调大弥撒》等。歌剧方面,她曾演出普契尼的作品《修女安杰莉卡》、《贾尼·斯基基》、《蝴蝶夫人》、《马侬·莱斯科》,以及亨伯丁克的歌剧《韩赛与葛雷特》、马斯卡尼的歌剧《乡村骑士》、莫扎特的歌剧《魔笛》、 比才的歌剧《卡门》、约翰·施特劳斯的歌剧《蝙蝠》、理查德·施特劳斯的歌剧《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和瓦格纳的歌剧《女武神》等。

她经常受邀与许多著名乐团及合唱团合作,包括:台北荣光圣乐合唱团、乐兴之时管弦乐团、台北市立交响乐团、台湾爱乐乐团、台北爱乐合唱团、澳门交响乐团、匹兹堡交响乐团等。

田浩江 饰 格列敏公爵

田浩江曾出演过国家大剧院版歌剧《图兰朵》、《塞尔维亚理发师》和《赵氏孤儿》。

田浩江是与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曾连续签约19年的中国歌剧表演艺术家,并曾与世界各地三十多个重要的歌剧院合作,包括:柏林国家歌剧院、德国科隆歌剧院、法国里昂歌剧院、意大利佛罗伦萨歌剧院、维罗纳歌剧院、那波里圣卡洛歌剧院、热那亚歌剧院、西班牙彼尔堡歌剧院、葡萄牙圣卡洛歌剧院、阿根廷科隆大剧院、智利国家歌剧院、美国芝加哥歌剧院、华盛顿歌剧院、旧金山歌剧院、加拿大多伦多国家歌剧院、以及其他位于荷兰、比利时、以色列、日本、新加坡等地的歌剧院。他参与演出的歌剧达四十多部,共约1300场次,其中包括他与世界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及多明戈合作的十一部歌剧、逾百场的演出,他还在北京和上海参加过多部歌剧在中国的首演。所有这些演出的实况大部分在美欧与亚洲的电视台和电台进行过转播。田浩江合作过的着名指挥家包括:詹姆斯·列文、洛林·马泽尔、小泽征尔等。

近年的演出季中,田浩江在大都会歌剧院演出了《图兰朵》,在比利时主演了《唐卡洛》,在香港和美国洛杉矶主演了郭文景的歌剧《诗人李白》,在香港参与演出歌剧《利玛窦》的世界首演,在旧金山歌剧院演出《阿依达》,在西班牙瓦伦西亚歌剧院与多明戈合作演出了马斯涅的《将军》,并参加了国家大剧院在东京和北京上演的歌剧《阿依达》。田浩江曾在华盛顿肯尼迪中心演出歌剧《马斯那迪耶理》,并参加了国家大剧院的歌剧《图兰朵》的演出,还于纽约卡耐基音乐厅成功举办了独唱音乐会。

郭燕愉 饰 费丽比耶芙娜(乳母)

郭燕愉是美籍华人女中音歌唱家,曾在欧洲和美国许多歌剧院出演重要角色:包括旧金山歌剧院、华盛顿歌剧院、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巴黎巴士底歌剧院、维也纳通俗歌剧院、瑞典哥德堡歌剧院、萨尔茨堡Landes theater、曼海姆国家剧院、魏玛国家剧院、汉诺威国家剧院。

她曾在许多歌剧中饰演主要角色,包括:《罗恩格林》《阿依达》、《游吟诗人》、《假面舞会》、《莱茵的黄金》、《诸神的黄昏》、《蝴蝶夫人》等。与她合作过的著名指挥家包括:布鲁诺·坎帕内拉、艾度·迪华特、查尔斯·马克拉斯、唐纳德·罗尼科尔、尼洛·桑蒂等。

陈冠馥 饰 拉丽娜

沈阳音乐学院教师,中央电视台“光荣绽放”十大青年女中音歌唱家。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先后师从于贺士馥教授、徐兆仁教授和著名女中音歌唱家梁宁教授。

她曾获央视第十一届青歌赛美声职业组优秀歌手奖、“第一届国际歌剧(香港)比赛西洋歌剧组”一等奖、“‘玛丽亚·卡拉斯国际声乐大奖赛’中国赛区”三等奖,2011年国际华人艺术节声乐比赛最高教师荣誉奖。

她曾被选拔为唯一亚洲高级班学员赴意大利参加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和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主办的声乐研修班学习,并在意参加了三场国家及地方音乐会。

她曾赴意大利、比利时、挪威参加国家及地方音乐会,并在国家大剧院、韩国国立歌剧院等剧院主演清唱剧《弥赛亚》、《费加罗的婚礼》、《塞米勒》、《蝙蝠》、《弄臣》等。她多次在北京和其它城市成功举办个人音乐会,并在清华大学等高校艺术特长生本科入学考试工作中担任评委。

鲁智全 饰 特里凯

轻抒情男高音鲁智全从小开始学习钢琴和小提琴等几种乐器,培养了良好的音乐素养。14岁时,他开始正式学习声乐演唱。大学毕业时,他在“中日樱花杯国际声乐比赛”中展露头角,之后成为一名非常年青的高校声乐教师。2002年,鲁智全赴上海音乐学院深造声乐表演,师从于著名声乐教育家周晓燕教授、美籍华人声乐教育家葛毅教授。2005年,他与著名的俄罗斯国家爱乐交响乐团合作参演其访华巡回演出。2007年,他毅然赴法兰西继续留学深造,在世界闻名的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学习,师从于欧洲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Isabel Garcisanz夫人研习歌剧及音乐会演唱,并于2011年最终取得该校最高级别的“歌剧、音乐会歌唱家文凭”。他在此次求学期间,每年均获得各种奖学金。2009年,他在巴黎“FLAME”国际声乐比赛及意大利“Sulmona”国际声乐比赛中均赢得评委会大奖,在此之后,他逐步走上了其在欧洲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歌剧、音乐会职业演唱生涯。他曾在多部以古典及“BEL CANTO”时期为主的歌剧作品中饰演男高音角色,其擅长饰演的角色包括:莫扎特的歌剧《女人心》中的费兰多、多尼采蒂的歌剧《军中女郎》中的托尼欧、比才的歌剧《采珠人》中的纳迪尔等。 

李鳌 饰 连长

低男中音,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旧金山歌剧院梅罗拉培训班和阿德勒高级训练班成员,旧金山歌剧院签约歌唱家。他曾在莫扎特的歌剧《魔笛》中饰演捕鸟人帕帕吉诺,在《唐璜》中饰演马塞托,在贝里尼歌剧《卡普莱蒂和蒙太奇》中饰演医生罗伦佐,在多尼采蒂歌剧《爱之甘醇》中饰演军曹贝尔克雷,在罗西尼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里饰演音乐教师唐·巴西里奥,在比才歌剧《卡门》中饰演唐·卡一罗,在佩尔格莱希的喜歌剧《管家与女仆》中饰演乌贝托等。2013年,他在多明戈世界歌剧声乐大赛中获得第一名。

赵明 饰 查列茨基

男低音,中国铁路文工团歌舞团独唱演员,中国音乐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2011年12月,他获得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美声唱法优秀奖。2012年,他在国家大剧院制作的歌剧《山村女教师》中饰演周五山,并于2013年在国家大剧院版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饰演鲁特和克雷斯佩尔,在歌剧《卡门》中饰演祖尼卡。从2011年开始,他作为人民音乐出版社《歌唱艺术》杂志的特约撰稿,长期为杂志撰写乐评、名家专访及声乐教学类文章。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成立于2009年12月8日,由著名指挥家吴灵芬担任指挥,众多国际、国内优秀艺术家对合唱团进行艺术指导。团员由全国各艺术院校及海外学成的优秀学子经过严格选拔组成。作为中国最高表演艺术殿堂所属的专业文艺演出团体,合唱团秉承大剧院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的宗旨,以歌剧、音乐会演出为主要任务,并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交流和艺术教育活动。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自成立以来,积极参与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原创歌剧《西施》、《赵氏孤儿》、《运河谣》,中外经典歌剧《白毛女》、《洪湖赤卫队》、《费加罗的婚礼》、《爱之甘醇》、《塞维利亚理发师》、《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假面舞会》、《弄臣》、《茶花女》、《奥赛罗》、《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卡门》、《托斯卡》、《图兰朵》等二十多部作品的演出,其展现的艺术水准获得了业内人士及观众的一致好评。除了歌剧演出外,合唱团还参演了许多大型声乐作品及主题音乐会,包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马勒第二交响曲》、《马勒第八交响曲》、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美丽中国》等。作为国家大剧院驻院演出团体,合唱团先后出访新加坡、韩国、日本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演出交流活动,获得了广泛赞誉。

合唱团成立至今与众多著名艺术家进行了合作,并获得了大师们的赞许。世界著名男高音多明戈说:“能和这些才华横溢的青年艺术家们合作,是我的荣幸。”指挥家洛林·马泽尔表示:“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合唱团。”指挥家丹尼尔·欧伦排练后兴奋地表示:“这是我见过的声音最棒的合唱团。虽然他们很年轻,但比很多欧洲的合唱团都要好。”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与合唱团合作演出的包括:著名导演弗朗切斯卡·赞贝罗、强卡洛·德·莫纳科、乌戈·迪安那、陈薪伊、曹其敬、廖向红,著名指挥家洛林·马泽尔、丹尼尔·欧伦、耶欧·莱维、安德烈·利卡塔、吕嘉、李心草、张国勇,著名歌唱家里多明戈、奥·努奇、茵瓦·穆兰、胡安·彭斯、布兰登·乔瓦诺维奇、弗朗切斯科·梅利、戴玉强、魏松、莫华伦、袁晨野、廖昌永、章亚伦、张立萍、迪里拜尔、孙秀苇、和慧、李晓良等。合唱团全年演出超过百场,为推动国家大剧院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是中国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常驻乐团。

新世纪的北京,历史气度和当代活力彼此交织,也滋育了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全新的音乐精神和远大的音乐视界。来自中国及海外的近百名音乐家以对音乐与生俱来的热情、专注和创新精神,去践行音乐中永无止境的给予、智慧和精进,为北京及中国新式音乐生活的塑造、为演绎和传递艺术的美好与光明而倾尽心力。

同他们一起经历这个过程的,有全世界最优秀的音乐大师,包括:指挥家洛林·马泽尔、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弗拉基米尔·阿什肯那齐、根特·赫比希、克里斯蒂安·雅尔维、耶欧·莱维、谭利华、张国勇等,钢琴家鲁道夫·布赫宾德、郎朗、史蒂芬·科瓦塞维奇、王羽佳、陈萨等,大提琴家王健等,小提琴家宁峰、小号家艾莉森·巴尔松等,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里奥·努奇、和慧、沈洋等。马泽尔曾评价他们“富有激情,全心投入,实力非同一般”,艾森巴赫则认为他们已是“亚洲最优秀乐团之一”。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两栖乐团,他们既被广泛评论为中国歌剧最高音乐造诣的代表者,也在音乐厅的舞台上有着熠熠生辉的表现。

在《罗恩格林》、《漂泊的荷兰人》、《奥赛罗》、《纳布科》、《托斯卡》、《图兰朵》、《茶花女》、《卡门》等众多世界级的国家大剧院歌剧制作中,他们出色的音乐演绎已经是其中最重要的标志之一。2013/2014演出季,他们将继续奉献《费加罗的婚礼》、《奥涅金》、《阿依达》等作品。

2011年,他们在国家大剧院全套马勒纪念音乐会中的表现令人瞩目,2012年在艾森巴赫的指挥下成为唯一入选《音乐周报》年度十大音乐会的中国乐团,2013年在吕嘉带领下开启全套贝多芬之旅,而马泽尔指挥的瓦格纳《无词指环》被马泽尔认为“作品诞生25年来最完美的演绎”。心怀对当代音乐的巨大热情,他们活跃在北京现代音乐节等事件中,还相继上演吉雅·坎切利、武满彻等作曲家的作品,并于2013年世界首演了奥古斯塔·里德·托马斯、卡列维·阿霍、鲁多维科·艾奥迪、瑞秋·波特曼等10位作曲家的新作,更通过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推动中国新一代作曲家的成长。

作为极具时代精神的音乐使者,他们不仅通过周末音乐会、艺术沙龙和在学校、社区、医院、博物馆等开设的室内乐活动,将无数观众带入美妙的音乐世界,更有计划的国际巡演,将当代中国的艺术活力传播到世界各地。2011年,他们在韩国首尔艺术中心上演《图兰朵》。2012年由艾森巴赫率领参加德国石荷州、基辛根等音乐节,由陈佐湟率领赴柏林、纽伦堡等地成功上演音乐会,并在澳洲悉尼歌剧院举办音乐会。2013年,吕嘉将率团赴澳门、新加坡、首尔举行亚洲巡演。

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陈佐湟,是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创建者之一,也是乐团的首任首席指挥。2012年,陈佐湟荣膺桂冠指挥,吕嘉出任首席指挥,并由袁丁担任助理指挥。吕嘉在交响作品和歌剧领域均造诣深厚,曾任意大利维罗纳歌剧院音乐艺术总监、西班牙特内里费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同时也是中国澳门乐团现任艺术总监。

经典唱段欣赏

农民的大合唱

第一场的农民大合唱是剧中富有浓郁俄罗斯民间风味的片段。达吉亚娜和奥尔加的二重唱后,远处农民开始唱出这段合唱,一开始是无伴奏,缓慢的柔板上,男高音和男低音分别领出大合唱,先是诉说劳作的艰辛,然后俏皮地转向了永恒不变的爱情话题,弦乐组拨弦的伴奏也恰如其分地烘托了舞台上的氛围。随着他们登上舞台的中央位置,合唱也转为行板,农民们向小姐致意,并应邀唱出欢乐的歌,描述了小伙子如何对大姑娘唱情歌的一段经历。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旋律贯穿始终,以不同形式出现,爆棚的混声合唱与交响乐团丰富的木管乐器交相辉映,非常考验乐团与合唱团的综合实力。

《我爱你,奥尔嘉》

这是一首著名的男高音咏叹调,连斯基向奥尔嘉唱出了热情的爱意。连斯基不仅反复用“我爱你”倾诉衷肠,更层层递进,从回忆童年时的爱慕之情到诗人情到浓时的种种抒情词藻,圆舞曲的节奏充满柔情蜜意。最后奥尔嘉情不自禁也回忆起童年的青梅竹马,连斯基重复“我爱你”结束这段咏叹调。

达吉亚娜的写信场景

这是达吉亚娜向奥涅金写信时唱的咏叹调,表达了对奥涅金的爱慕之情,是整部歌剧中人物刻画最为细腻的咏叹调。这段精心铺陈的大咏叹调用了近13分钟的多段大篇幅音乐,细致入微地揭示了达吉亚娜的惊恐、疑惑、向往、憧憬的涌动思绪。简短的引子由弦乐以震音为背景,深沉地奏出模进动机,继而以十六分音符的另一短促动机配合低音提琴的拨弦,突现出塔姬雅娜动笔前的颤抖、热情、激奋的心情。随后,达吉亚娜感情充沛地唱出“就让我毁灭吧!”,开始了咏叹调第一部分的内心独白。宣叙调风格的独白配合达吉亚娜中断书写的犹豫不决,随后她念诵自己草就的信笺,间杂内心情绪波动的大段独白。

对奥涅金究竟是守护自己的天使还是罪恶的引诱者的质询堪称最动人心弦的乐句,在感叹自己孤独一人在此、无人理解自己内心时,音乐的情绪波动尤为慑人心弦。最后尾声时她毅然决然封上信笺时,将自己全部的信任寄托到奥涅金的荣誉,此时音乐也达到高潮,女高音爆发出英雄般的气质。这首庞大的咏叹调作为全剧音乐的核心段落,可以说是整部歌剧的灵魂,里面的音乐片段或动机分布在全剧各幕多场次和其他人物的唱段之中。乐队不仅渲染环境氛围,也表现了的人物内心世界,每当达吉亚娜写信或沉醉于内心世界时起到过渡和推进的作用。

《青春的黄金岁月,你到哪儿去了》

全剧最为精彩和著名的咏叹调之一,来自第二幕第二场的决斗场景,那就是连斯基的咏叹调《青春的黄金岁月,你到哪儿去了》。连斯基在等待奥涅金决斗时,寄情于歌,在咏叹调中担忧自己未卜的命运,也表达了自己对奥尔嘉深深的爱。这首咏叹调具有一种浓厚的悲剧色彩,将连斯基此时的复杂心情和对生命的留恋,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弱音重复主题的乐句和最后结束前奋力唱出的“我等待你……来吧我是你的未婚夫”等乐句。这首咏叹调也是整个俄罗斯歌剧文献中最为著名的咏叹调之一。

终曲场景:二重唱

作为歌剧结尾的这段二重唱正是柴科夫斯基歌剧才华的集中体现。虽然是达吉亚娜和奥涅金二人的二重唱,但伴随着剧情的深入和二人的情感交流,里面却包含了至少三到四首小型的咏叹调,美妙的旋律比比皆是,并且更多地是奥涅金的内心独白。奥涅金前来乞求达吉亚娜的原谅和爱时,达吉亚娜质问奥涅金为什么现在才要对她求爱,而自己年轻且更美好的时候却拒绝了自己,甚至怀疑奥涅金因自己的社会地位而起色心。这是一段感情色彩丰富的咏叹调,随后奥涅金坦承自己的真心和热情,将达吉亚娜感动得落泪,两人共同唱出“幸福本来唾手可得,如此接近!”,将舞台上的情绪推向一个小高潮。达吉亚娜坦承自己依然深爱奥涅金,但要对自己丈夫保持忠贞,自己的命运已经注定。奥涅金再次用一首小咏叹调进行恳求,但最后达吉亚娜毅然离开房间,奥涅金不停重复唱着“我爱你”,徒劳的表白却和达吉亚娜的决定交织在一起,最后结束了全剧。

圣彼得堡的贵族青年奥涅金,有过和一般的贵族青年相似的奢靡的生活道路,但是当时的时代气氛和进步的启蒙思想、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拜伦颂扬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诗歌,都对他产生了影响,使他对现实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厌倦上流社会空虚无聊的生活,抱着对新的生活的渴望来到乡村,并试图进行农事改革。然而,华而不实的贵族教育没有给予他任何实际工作的能力,好逸恶劳的恶习又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加之周围地主的非难和反对,奥涅金到头来仍处于无所事事、苦闷和彷徨的境地,染上了典型的时代病——忧郁症。

在乡下的庄园,他和连斯基及其未婚妻奥尔伽成为好友。奥尔加的姐姐塔吉亚娜纯朴、多情,她热烈地爱上了奥涅金,并勇敢地写信向他倾诉自己纯洁的爱情,却遭到奥涅金的拒绝。经历重重波折之后,二人再次相遇,当年他拒绝她的爱,再遇才知真情谁属,然而一切已物是人非……

剧情简介

第一幕 第一场——拉莉娜夫人家的花园

拉莉娜夫人、奥尔加和奶妈一面准备着参加舞会的服装,一面谈论着拉莉娜夫人的女儿达吉亚娜即将举办的生日宴会。拉莉娜夫人思索着未来和自己已经失去的青春和美貌。

奥尔加的未婚夫、年轻诗人连斯基带着一位来自圣彼得堡的朋友奥涅金到访。他向众人介绍奥涅金、一个因为厌倦城市生活便来到乡间散散心的年轻人。情窦初开的达吉亚娜对这位风度翩翩的陌生人产生了爱慕之情,他与自己熟悉的乡下人那么与众不同。但是,奥涅金只把达吉亚娜看成一个读了太多浪漫小说的村姑。

第一幕 第二场——达吉亚娜的卧房

达吉亚娜对奥涅金一往情深,心中充满澎湃的初恋遐思,禁不住写了情真意切的情书,嘱咐奶妈将信转交给奥涅金。

第二幕 第一场——达吉亚娜的生日会

当地达官贵人纷纷前来为达吉亚娜庆祝生日。他们谈论着连斯基如何痴迷于奥尔加,也窃窃私语地预测达吉亚娜和那个初来乍到的奥涅金将如何发生风流韵事。一旁,奥涅金觉得这伙人令人厌烦,掩着嘴打起哈欠来;他觉得很难在这些人面前保持礼貌。还有,他对达吉亚娜的情书也感到厌烦,他觉得那不过是少女的意乱情迷之作。他悄悄找到达吉亚娜,拒绝她的爱,并把情书撕掉。达吉亚娜悲痛欲绝,这不但没有唤起奥涅金的怜惜之心,反而更增加了他的反感。

这时,达吉亚娜的远房亲戚格雷明公爵来了,他爱恋着达吉亚娜,拉莉娜夫人自然也希望撮合他们,但是,芳心已碎的达吉亚娜眼里根本就没有这位年长体贴的亲戚。这时,郁闷无聊之极的奥涅金故意向奥尔加大献殷勤,来惹怒连斯基;而奥尔加也漫不经心地跟他嬉戏。可是,连斯基却被激怒,向奥涅金提出决斗。

第二幕 第二场——决斗

达吉亚娜与奥尔加试图向连斯基解释,但这位浪漫诗人已觉得好友出卖了自己,心上人又忘恩负义,使他万念俱灰,坚持要决斗。决斗中,奥涅金杀死了好友,而他冰冷的心也因朋友的悲惨死去而被震动。达吉亚娜认识到她的所爱是多么虚无缥缈,而奥涅金又是那么自以为是,那么空虚。

第三幕 第一场——圣彼得堡

为了忘记这场无聊的决斗,奥涅金四处游荡,多年后他重回圣彼得堡。他出席刚刚完婚的格雷明公爵在宫殿举行的宴会。奥涅金赫然发现端庄、优雅的公爵夫人正是当年自己不屑一顾、漠然回绝的村姑达吉亚娜,奥涅金知道大错铸成,追悔莫及。他觉得人生显得更加空虚而漫无目标。

第三幕 第二场——达吉亚娜的闺房

达吉亚娜读着奥涅金写给她情书,突然奥涅金迫不及待地站在她面前。达吉亚娜忧伤地告诉他,尽管对少女的纯真充满着向往,但是她现在已为人之妇,她不可能从奥涅金那里得到幸福和尊重。她责令奥涅金从此永远离开自己。

歌剧奥涅金 敬请期待!

温馨提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儿童项目除外),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

场馆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国家大剧院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地铁1号线、1路、4路、52路、22路、10路中山公园站或者天安门西站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