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时间:
2018-10-30 19:30 2018-10-31 19:30演出票价:
180元 300元 420元 500元 580元 680元现代舞寂静悲喜
演出介绍
《狂喜》
“身体是一袭神圣的衣装。”——玛莎·葛兰姆
编舞:玛莎·葛兰姆
新版重构:维尔日妮·梅赛纳
服装设计:玛莎·葛兰姆
音乐:莱曼·恩格尔
重构版音乐:拉蒙·乌梅特
灯光设计:尼克·洪
娜塔莎·M·戴蒙德-沃克(10月30日)
安妮·苏德(10月31日)
一般认为,《狂喜》(1933年)是葛兰姆的第37部舞蹈作品。在1980年的一次采访中,葛兰姆曾提及舞蹈的创作灵感源自某天发掘出的一个猛然顶胯的动作,由此,她探索出一套蕴藏着深刻意义的“扭曲动作”。葛兰姆总结说:“在创作《狂喜》之前,我一直采用更加静态的形式,试图找到富有仪式感的身体运行状态。”在对这部独舞作品原始版本所留存的零散资料进行了研究之后,维尔日妮·梅赛纳对《狂喜》进行了重新构思和再创作。
维尔日妮·梅赛纳是玛莎·葛兰姆舞团的前首席舞者,2007年至2015年间担任玛莎·葛兰姆舞蹈学校校长。她曾执导过多部葛兰姆芭蕾舞作品,并在多个国际会议中传授“葛兰姆舞蹈技法”;由她本人编创的舞蹈作品在美国、新加坡、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家进行了演出。2017年,梅赛纳恢复并改编了本已遗失的玛莎·葛兰姆独舞作品——首演于1933年的《狂喜》。
《黑暗牧场组曲》
编舞/服装设计:玛莎·葛兰姆
改编:珍妮特·艾尔伯
作曲:卡洛斯·查韦斯
灯光设计:尼克·洪
独舞演员
劳埃德·梅厄、安妮·苏德(10月30日)
安妮·奥唐奈、洛伦佐·帕加诺(10月31日)
群舞演员
安昭暎、阿莱西奥·克罗格奈尔、劳蕾尔·达利·史密斯
夏洛特·朗德罗、雅克布·拉森、马尔齐亚·梅莫利
本·舒尔茨、莱斯利·安德莉亚·威廉姆斯
《黑暗牧场组曲》(1946年)是《黑暗牧场》的精选集。《黑暗牧场》由玛莎·葛兰姆创编,1946年1月23日在纽约普利茅斯剧院首演。新版《组曲》创作于2016年,旨在对玛莎·葛兰姆在《黑暗牧场》中为舞者们创作的非凡舞蹈进行集中展示。齐舞和对舞被公认为葛兰姆最具建构性、仪式性和深刻性的创造,其灵感源于葛兰姆对美国西南和墨西哥两地原住民所沿袭的仪式的钟爱。墨西哥作曲家卡洛斯·查韦斯为葛兰姆谱写出了广袤宏大的音乐,舞者们则通过足部和身体的其他部分制造出打击音效与音乐相应和。在创作笔记中,葛兰姆写到:“在永无止境的探索和冒险之旅中,神秘总是相伴相随。《黑暗牧场》是对这些神秘事物的重现。”这部作品是对人生旅程的抽象表达,是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不断探索,是葛兰姆作为二十世纪中期现代主义领军人物的力证。
《迷宫》
舞蹈设计:玛莎·葛兰姆
编曲:吉安·卡洛·梅诺蒂
灯光设计:劳伦·利布雷蒂
服装设计:玛丽亚·加西亚
辛颖、本·舒尔茨(10月30日)
夏洛特·朗德罗、劳埃德·梅厄(10月31日)
《迷宫》首演于1947年,由吉安·卡洛·梅诺蒂担纲作曲,野口勇担任舞台设计,玛莎·葛兰姆领衔主演。这一双人舞作品的灵感多多少少来源于忒修斯勇闯迷宫,对抗半人半兽的怪物弥诺陶洛斯的神话故事。玛莎·葛兰姆从阿里阿德涅的视角重新讲述了这个故事——阿里阿德涅潜入迷宫,征服了弥诺陶洛斯。《迷宫》当前的版本是为了应对飓风桑迪给原版舞美和服装所造成的破坏而重新制作的。本版制作特意删除了经典版本中的一些要素,使我们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舞蹈本身戏剧性的身体旅程之上。
《悲怆变奏曲》
编舞:布拉瑞扬·帕格勒法、阿斯祖尔·巴顿、拉里·凯格温
作曲:古斯塔夫·马勒、乔治·克拉姆、弗雷德里克·肖邦
灯光设计:贝弗利·埃蒙斯
构思:珍妮特·艾尔伯
《保罗变奏》马尔齐亚·梅莫利、安妮·苏德、莱斯利·安德莉亚·威廉姆斯
《运动变奏》娜塔莎·M·戴蒙德-沃克
《凯格温变奏》全体舞者
《悲恸变奏曲》创作的初衷是为了纪念“9·11事件”,于2007年9月11日首演。这部作品以玛莎·葛兰姆拍摄于20世纪40年代初的一部影片开场。影片中,我们可以欣赏到葛兰姆的曼妙舞姿,时至今日,这支独舞已成经典。。《悲怆变奏曲》则是特定创作条件下的产物——每位编舞须根据自己对葛兰姆影片的解读,自主创作出编舞设计图。他们还要遵守以下要求:在10小时内完成排练;在配乐方面,选用版权为公有的音乐作品,或者采用无音乐的静默形式;搭配基本必需的服装和灯光设计。《悲怆变奏曲》最初只计划演出一场,但由于观众反响热烈,该作品便成为玛莎·葛兰姆舞团的永久剧目。
《森林》
编舞:蓬图斯·利德贝里
音乐:欧文·法恩
服装:里德·巴特尔姆、哈丽雅特·郑
面具图案:温特克罗夫特设计
灯光:尼克·洪
独舞演员
马尔齐亚·梅莫利(10月30日)
辛颖(10月31日)
群舞演员
阿莱西奥·克罗格奈尔、劳蕾尔·达利·史密斯、劳埃德·奈特
夏洛特·朗德罗、雅克布·拉森、劳埃德·梅厄
安妮·奥唐奈、洛伦佐·帕加诺、本·舒尔茨
安妮·苏德、莱斯利·安德莉亚·威廉姆斯
《森林》(2016年)的出发点不是某一概念,而是欧文·法恩的音乐。在音乐中,编舞蓬图斯·利德贝里听到了结构以及潜在的意象:森林、月光、以及漫游的生灵。蓬图斯·利德贝里希望二者能够形成互动。所以选择将舞蹈动作重新排列,并进行重复,从而打破作品的线性发展,赋予其循环的特质。蓬图斯·利德贝里也经常从舞者那里汲取灵感和动力,《森林》正是主创与舞团舞者共同创作的结晶。正如蓬图斯·利德贝里在许多其他作品所表达的一样,个体是与群体的对立面——孤立在外的个体寻求着与他人建立联系的途径,但同时又与群体分道而行,保持着自己的轨迹。
主创
玛莎·葛兰姆 编舞
玛莎·葛兰姆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她开拓性的风格来源于她对于收缩和释放动作的实验。通过专注于身体的基本动作,她使肢体充满了天然质朴而又使人激动的情感。她舞蹈技巧当中那些尖锐而又直接的动作使之与当时占据主导地位的风格截然不同。在她漫长而卓著的舞蹈生涯中,她创作了181个舞蹈作品。在美国成立两百周年时,她被授予了美国最高公民荣誉——自由勋章。1998年,《时代》杂志提名她为“世纪舞者”。玛莎·葛兰姆革命性的远见和艺术修养对美国艺术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大胆地运用不被社会所接受的主题并且在表演中全情投入,独自一人便使现代舞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美国艺术形式,并与全世界共享。
珍妮特·艾尔伯 艺术总监
自2005年起接任舞团的艺术总监,珍妮特·艾尔伯致力于通过各种创新形式向观众推广玛莎·葛兰姆的经典作品。例如通过有情境的节目编排、参与教学和社区活动、利用新媒体传播、与当今顶尖的编舞合作,以及创作诸如《悲恸变奏曲》这类事件性作品。早年间,艾尔伯曾是玛莎·葛兰姆舞团的首席舞者,与玛莎·葛兰姆合作密切,演绎了葛兰姆作品中的许多重要角色。葛兰姆还曾专门为她量身打造过舞蹈角色,并在重要角色的演绎上对其悉心指导。
艾尔伯的表演经历可谓熠熠生光,她曾在美国白宫进行独舞表演、与鲁道夫·纽瑞耶夫搭档演出、领衔三期《舞在美国》电视舞蹈秀,后来在全世界传授、讲解和指导葛兰姆芭蕾舞技巧。舞蹈之外,艾尔伯还涉足其他艺术领域,频频出现在电影电视作品中,并与安格尼斯·德米勒和鲍勃·福斯等大牌百老汇编导合作。此外,因在美国现代舞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她还四次荣获“拉斯特·霍顿奖”。
德尼斯·威尔 高级艺术合伙人
1985年加入玛莎·葛兰姆舞团,担任首席舞蹈演员,出演的角色有《阿帕拉契亚之春》中的“拓荒女”、《天使的游戏》中的“白衣女子”、《夜之旅》中的群舞领舞、《心灵洞穴》中的群舞、《埃罗底亚德》中的“仆人”。她还领导了“街头舞步”作品。1989年,玛莎·葛兰姆还为其专门编排了芭蕾舞《夜曲》。曾经担任独舞的葛兰姆作品有《悲恸》《先行者》《林神节之歌》《摩尔人的小夜曲》。
主演
劳埃德·奈特 首席舞者
2005年加入葛兰姆舞团,曾在《阿帕拉契亚之春》《四面楚歌的花园》《迷宫行》中担任主要角色。奈特生于英格兰,长于美国迈阿密,在迈阿密芭蕾舞学院学习舞蹈,后毕业于新世界艺术学校,师从丹尼尔·刘易斯。在校期间,曾与唐纳德·麦凯、罗伯特·巴特尔和迈克尔·尤托夫等编舞艺术家合作,并荣获艾利学校和哈莱姆舞蹈剧场的奖学金。2010年,《舞蹈杂志》将其列入“最值得关注的前25名舞者”。近期,他与温蒂·慧伦合作了《月亮》,与米斯蒂·柯普兰合作了《盛夏》。
本·舒尔茨 首席舞者
2009年加入葛兰姆舞团,曾主演《克吕泰墨斯特拉》中的“冥王哈迪斯”和《心灵洞穴》中的“杰森”。他首次亮相玛莎·葛兰姆的舞蹈作品是与首席芭蕾舞女演员黛安娜·薇什涅娃在马林斯基剧院演出的《迷宫行》。早期,他主演过荣获托尼奖的舞剧《大爆炸!》,并在克里奥·帕克·罗宾逊舞团和汉娜·卡恩现代舞团担任舞者。舒尔茨还是阿瓦达艺术与人文中心的教师和驻院编舞,并领衔主演了《战斧》的世界首演,该作品由马兹·艾克为舞团专门创作。
辛颖 首席舞者
2011年加入葛兰姆舞团,曾在《灵心洞穴》《编年史》《天使的游戏》《克吕泰墨斯特拉》《森林》《爱过你》中担任主要角色。2008年,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她是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是葛兰姆舞蹈学校、北京舞蹈学院和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她曾获得葛兰姆舞蹈学校全额奖学金,并是葛兰姆2团成员之一。
演出团体
玛莎·葛兰姆 现代舞团
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被《华盛顿邮》报誉为“艺术界的七大奇迹之一”,并被《纽约时报》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舞团之一”,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也是最受欢迎的现代舞团。自从1926年成立以来,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就是现代舞蹈发展中的领导者。创始人玛莎·葛兰姆是一位极富开创性的舞蹈编导,她的远见卓识,让她的舞团使一向以另类著称的美国舞蹈变得生气勃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并且不断地吸引着观众。葛兰姆和她的舞团发展了现代舞蹈的肢体语言,并且永远地改变了由现代社会、政治和心理背景所形成的艺术疆界。一直以来,作为一片舞蹈实验的沃土,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在培育20世纪和21世纪的杰出舞蹈编剧和表演者方面无人能及,这些人包括了莫斯·康宁汉、艾瑞克·霍金斯、铂尔·朗、帕斯卡·瑞尔特和保罗·泰勒。葛兰姆舞团的保留剧目也包括许多知名的表演者,如米尔哈伊·巴里什尼科夫、克莱尔·布鲁姆、玛戈·芳婷、丽莎·明尼里、鲁道夫·努里耶夫、玛娅·普丽谢斯卡娅和凯瑟琳·特纳。她突破性的技巧和完美的风格为舞团赢得了从北美到南美、欧洲、非洲、亚洲和中东超过50个国家的观众的一致喝彩。
剧目
黑暗牧场组曲
狂喜
悲怆变奏曲
——中场休息——
迷宫
森林
现代舞寂静悲喜 敬请期待!
温馨提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