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国家大剧院“歌唱北京”新作品音乐会 [已过期]

演出场馆: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演出时间:

2017-10-10 19:30 2018-10-11 19:30

演出票价:

160元 240元 300元 360元 480元
1:本站只提供演出相关信息介绍,购票请到正规渠道购买,敬请谅解!

演出介绍

国家大剧院新作品音乐会

  演出介绍

  作为首都地标性的文化建筑和国家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国家大剧院自建院以来一直秉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文化改变生活的核心价值理念。自2015年以来,国家大剧院每年都会推出不同主题的新作品音乐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讴歌时代精神,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次艺术创作,极大推动着“中国声音”的传播。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首都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推动首都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兴盛,今年,国家大剧院精心策划了“歌唱北京”新作品音乐会,聚焦“新时代、新北京”主题,推出多首既恢弘大气又雅俗共赏,兼具艺术品质与传唱性,并能充分彰显新时代、新北京风貌的音乐作品。作曲家们以音乐为画笔,描绘出北京古城的庄严壮丽、市井胡同的鸟语花香以及现代都市的繁荣发展。同时,艺术家们将以富有感染力的音乐表达尽情抒发对新时代、新北京的满怀豪情和真切感悟。这种对北京主题原创歌曲、交响合唱曲以及管弦乐作品的集中展示,也将突显北京的文化魅力及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风采。

  主创

陈小奇

  中国著名词曲作家、音乐制作人,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创作《涛声依旧》等两千多首作品,开启中国大陆第一代造星工程,推出以“九四新生代”为代表的数十位著名歌星,多次出任央视“青歌赛”、中国音乐“金钟奖”等国内外总决赛评委,1990年创办中国第一个流行音乐组织-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坚守广东乐坛数十年。曾任中国唱片总公司广州公司企划部主任、太平洋影音公司总编辑兼副总经理,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常务副主席、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主席、广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

印青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第八、九届全委,全军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原解放军总政歌舞团一级作曲、原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创作各类音乐作品1500多件,代表作有歌曲《走进新时代》《西部放歌》《天路》《江山》《当兵的历史》《在灿烂阳光下》《不要问为什么》《边关军魂》《世纪春雨》《桃花谣》《芦花》《望月》《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把一切献给党》《战士与母亲》《在和平年代》《旗帜颂》《走向复兴》《共筑中国梦》等,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创作的歌剧《党的女儿》(合作)、《运河谣》,舞剧音乐《妈祖》及《新四军》《最后的骑兵》《海天之恋》《一言为定》《村官普发兴》《百团大战》等影视音乐作品也广受好评。有300余件作品在全国全军各次文艺评选、比赛中获奖,其中多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文化部“文华奖”、解放军文艺奖、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金唱片奖”等奖项。多次在国家、军队各重大文艺活动中担任艺术总监和音乐总监。因工作成绩显著,曾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五次;被评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原解放军总政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全军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个人、全军英模大会代表、全军文化艺术工作先进个人。

王晓岭

  一级编剧,著名词作家,原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词刊》主编。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多次担任国家和军队重大文艺晚会策划撰稿。作品多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务院文华奖、国家精品工程、中国音协金钟奖、解放军文艺奖。荣立二等功五次。

  主要作品:歌曲《当兵的人》《阳光路上》《强军战歌》《风雨兼程》《天下乡亲》《当那一天来临》。歌剧《玛纳斯》《野火春风斗古城》《青春之歌》。大型声乐套曲《西柏坡组歌》。

臧云飞

  陆军政治工作部战友文工团艺术指导、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音乐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全军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歌曲编辑部编委、国家一级作曲、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拍摄34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红星照耀中国》、24集军旅题材电视剧《战地黄花分外香》,担任总编剧、总导演;大型声乐套曲《西柏坡组歌》作曲指挥;喜歌剧《马向阳下乡记》作曲;三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两次荣获文化部文华奖;两次荣获总政治部解放军文艺奖,五次荣立二等功。

  创作的歌曲有《一二三四歌》《当兵的人》《珠穆朗玛》《东西南北兵》《听党指挥歌》《士兵小唱》《我的士兵兄弟》《三百六十五个祝福》《天下乡亲》《驻香港部队之歌》《驻澳门部队之歌》等。

尹相涛

  青年词曲作家、编剧,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为阎维文、殷秀梅、雷佳、吕薇、蔡国庆、白雪、王丽达、汤子星、王喆等多位歌唱家创作多首声乐作品,以词曲兼备见长,创作风格多样。2014年出版首张词曲创作专辑《思源》;2015年担任歌舞剧《思源》编剧、作曲、作词;代表作品《多想对你说》登陆201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17年《在党的旗帜下》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文艺晚会,并荣获中宣部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多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个人专题节目;2018年4月,与青年作曲家胡廷江、杨一博录制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音乐公开课》专题栏目。担任编剧的民族歌剧《太白雪》于2018年10月在西安首演。

  代表作品:《多想对你说》《思源》《春风的话》《人民的选择》《春天的脚步》等。

杨帆

  青年作曲家。创作的作品曾多次获得包括“文化部文华奖”、“上海市文艺创作精品单项成果奖”、“圣卡罗杯”、“全军文艺汇演”在内的众多奖项。近年来,创作了一定数量的室内乐、交响乐、舞剧、影视剧及其它类型的作品。同时,还为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各类演出进行了一定数量的创作、改编与配器工作。曾参与创作了众多国家级的大型纪念活动:包括《胜利与和平》——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演出;国庆65周年交响音乐会;《信念永恒》——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交响音乐会;《永远的长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演出;《在党的旗帜下》——建军90周年文艺演出等。2016年,受聘在G20杭州二十国集团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中担任作曲兼音乐统筹;2017年参加《千年之约》北京“一带一路”峰会文艺演出音乐创作;同年再次受聘在厦门金砖峰会文艺演出《扬帆未来》担任作曲兼音乐统筹。

  主要作品包括:交响合唱《离戈》;室内乐重奏《雨的素描》《西夜》;交响诗《光影的素描》;钢琴独奏《组曲四首》;舞蹈音乐《候鸟》《万紫千红》《沼泽》《蓝》;舞剧《女娲》《梦别》;电视剧《房前屋后》《奠基者》《媳妇的美好宣言》、歌曲《红纱巾》《英雄》《你是我的永远》等。

乔方

  中国著名词作家,中国音乐促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词坛泰斗乔羽之子,1956年生于北京,现任济宁乔羽艺术馆馆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歌词创作代表作:《红旗飘飘》《春色满园》《相信爱》《今夜属于你》等作品。在建国60年之际,首度献声演唱歌曲《国人三乎》。《国人三乎》回顾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自强不息的历史,从古老神话到受尽屈辱的中国近代,到中华民族重新富强繁荣的今天。

  个人作品:《我是一条小船》《夕阳》《山寨里的士兵》《张思德组歌》《红旗飘飘》《相信爱》《今夜属于你》《为你疯狂》《奥林匹克颂》。

郝维亚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作曲教研室主任,全国四个一批与万人计划入选者。1999年中央音乐学院作曲专业博士毕业,师从吴祖强教授。意大利罗马圣·切契利亚音乐学院(2006)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2014)访问学者。

  近年主要集中在戏剧音乐领域内创作:歌剧《山村女教师》《大汉苏武》《一江春水》《辛夷公主》。

  主要乐队作品:交响乐队音画《山之北、云之南》;大提琴协奏曲《海的颂歌》;民族管弦乐队作品《传奇II》,获2003年全国第九届民族管弦乐作品比赛二等奖;交响合唱《天地一太白》《关山月》(作词韩静霆),获2002年文化部金钟奖; 钢琴协奏曲《长江》;《第一交响乐“纪念”》获得第十六届全国音乐作品(交响乐)优秀奖;笛子协奏曲《陌上花开》,获全国民族管弦乐作品比赛二等奖;传统笙与乐队的小协奏曲《万里行》;二胡与民族管弦乐团协奏曲《泪泉》;《牡丹亭梦》为笛子与室内乐队。

  主要舞台作品:《依依山水情》《兵马俑》《花木兰》《天地之上》《唐妃》,为国家大剧院版普契尼歌剧《图兰朵》重新续写尾声,《长恨歌》《茶馆》《说客》《我的草原,我的梦》《西游梦》;

  影视作品:电影《父亲》《西藏天空》,电视剧《长缨在手》《平淡生活》《错爱一生》《阳光像花儿一样绽放》《张居正》《我的美丽人生》、文献片《苦难辉煌》等。2015年为电影《西藏天空》创作的原创音乐获得“第三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原创音乐”。

屈塬

  词作家、诗人,国家一级编剧,原火箭军政治工作部文工团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长期从事歌词创作,作品囊括国家、军队各项重要评奖、赛事创作大奖。代表作《天路》《传说》《呼唤》、西部三部曲(《西部放歌》《西部情歌》《西部赞歌》)等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广泛。

蔡东真

  现任国家大剧院剧目制作部驻院作曲,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硕士研究生,师从杜鸣心、郝维亚教授。创作了大量的舞剧、音乐剧、电影、歌曲与舞蹈音乐,并多次在“中国艺术节”、“亚洲艺术节”、“广西南宁民歌节”等重要艺术活动中担任作曲工作。

  主要作品有综合舞台剧《延安保育院》、湖南韶山歌舞剧《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舞剧《金孔雀-楠蝶蒂娜》;管弦乐队作品《惊蛰》《杨琴与弦乐四重奏》;舞蹈音乐作品《绽放》《向往》《古简兵法》《水流星》《猎恋》《精灵舞》《山西骄子》《蝶恋花》;歌曲《诀别》《鹿回头》《蒲公英》《胡杨曲》等等。

廖勇

  作曲家、北京歌剧舞剧院艺术总监、湖南师大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一带一路品牌之星”中泰友好大使、中斯友好大使;国家卫计委公益形象大使;全国妇联公益形象大使;全国文代会代表;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北京国际电影节音乐总监;湖南卫视《我是歌手》专家评委;中央电视台民歌争霸评委;英国皇家国际音乐比赛评委;中国影视音乐大奖评委;“邓紫棋黄致列演唱会”总导演;“一带一路文化万里行”总导演。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新作奖、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最受欢迎节目、北京奥运会全球歌曲征集奖等国家大奖。主要作品有歌剧《爱莲说》;舞剧《女娲》《粉墨》;音乐剧《天桥》;管弦乐《边塞舞曲》《看戏》;交响组曲《大秦》;影视剧《家》《咱们村里的年轻人》《雪山飞狐》《杜十娘》;歌曲《大江南》《红玫瑰》《说好的幸福》《爱在心间》《故土情》《那时的月儿》等。

赵季平

  作曲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及主席团成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历任中国音协主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陕西省歌舞剧院院长,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代表。

  多年来他创作出大量优秀音乐作品:《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和平颂》;交响诗《霸王别姬》;交响音画《太阳鸟》;交响组曲《乔家大院》;大提琴协奏曲《庄周梦》;民族管弦乐《庆典序曲》《古槐寻根》;管子协奏曲《丝绸之路幻想曲》;二胡协奏曲《心香》;舞剧《大漠孤烟直》《花儿》;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交响京剧《杨门女将》;室内乐《关山月》;歌曲《大江南》《断桥遗梦》《好汉歌》《远情》……

  先后为电影《黄土地》《红高粱》《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霸王别姬》《梅兰芳》《孔子》;电视剧《水浒传》《大宅门》《乔家大院》,新版《三国》等创作音乐。两度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法国南特国际电影节最佳音乐奖,中国电视“飞天奖”优秀音乐奖,“飞天奖”突出贡献奖,四度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音乐奖,中国金唱片“艺术成就奖”,“二十世纪华人经典作品”奖……

  他在音乐创作领域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乐坛最具中国风格,中华气质和民族文化精神的作曲家,更是目前世界乐坛最为活跃的中国作曲家之一。

张千一

  博士,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原总政歌舞团团长,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音乐工作委员会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音乐创作》主编、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等。

  主要作品包括:交响音画《北方森林》、交响组曲《云南随想》(I)(II)、交响随想曲《我们的岁月》《大提琴协奏曲》等、歌剧《太阳雪》《我心飞翔》等、舞剧《野斑马》《大梦敦煌》等、说唱剧《解放》、乐舞诗《大唐赋》、舞蹈《千手观音》等、影视《红色恋人》《益西卓玛》等、歌曲《青藏高原》《嫂子颂》等。此外,张千一还是目前唯一为国家大剧院委约创作过歌剧(《兰花花》)和舞剧(《马可·波罗》)的作曲家。

  曾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剧目”奖、“金钟奖”作品金奖、“荷花奖”舞剧比赛音乐金奖、“曹禺戏剧奖”优秀音乐奖、“金鸡奖”最隹音乐奖、“飞天奖”最佳音乐奖、“金鹰奖”最佳音乐奖、“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等多项大奖,是一位在器乐、舞台、影视、声乐等作品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就的作曲家。曾获得全国少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军“德艺双馨名师名家”等荣誉称号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杜鸣心

  湖北潜江人。一九五三年,己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的杜鸣心,凭借出色的钢琴演奏技艺,考入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入院后又转考作曲专业,正式开始了作曲学习。归国后,杜鸣心参与并主创了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舞剧音乐《鱼美人》和《红色娘子军》。这两部作品的问世,成功地奠定了杜鸣心音乐创作的基石。舞剧《鱼美人》和《红色娘子军》中著名选曲“水草舞”“珊瑚舞”“快乐的女战士”“万泉河水”等皆独出杜鸣心笔下。

  杜鸣心主要致力于大型器乐作品的创作。主要作品有:交响乐《长城》、交响乐《青年》、京剧交响乐《杨门女将》;交响诗《洛神》《天地之滇》《凤凰涅槃》《对阳光的忆念》《布达拉宫之梦》。芭蕾舞剧音乐《鱼美人》《红色娘子军》《玄凤》《牡丹仙子》。除交响乐之外,杜鸣心还创作有三部钢琴协奏曲(第一钢琴协奏曲《春之采》曾获全国第八届交响乐比赛头奖)、两部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和乐队组曲《新疆之旅》。四部交响序曲,序曲第四部《黄河颂》作于2015年,为兰州歌剧院落成开幕创作。杜鸣心创作涉猎广泛多样,包括中小型器乐作品,大型小型民族器乐作品,室内乐、重奏、独奏等等。

  他的声乐作品也受到广泛的喜爱和好评,早期创作有《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热带的地方》《万泉河水清又清》,也有近年广为传唱的合唱曲《嘎哦丽泰》等。

邹静之

  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1952年出生,祖籍江西南昌,北京长大。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始从事文学创作。曾出版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著作二十余种(代表作:《邹静之诗选》《九栋》《邹静之戏剧集》等);电影十余部(代表作《一代宗师》《归来》《千里走单骑》等);电视剧五百余集(代表作《五月槐花香》《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等);话剧五部(代表作《我爱桃花》《操场》等);歌剧三部(《夜宴》《赵氏孤儿》等);京剧、儿童剧各一部。其作品曾获国际国内各项大奖。

孟卫东

  1955年生,北京人,中国音乐家副主席、中国铁路文工团总团长,国家一级作曲,享受国家政府津帖。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2007年荣获中宣部、人事部、中国文联“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多次在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及中国音协“金钟奖”任评委,在纪念建国6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中任音乐部主任。

  主要作品有:歌剧《雷雨》《红河谷》《守望天山》,舞剧《长城魂》,音乐剧《一路寻找》《站台》,歌舞剧《太行奶娘》,电影音乐《血色清晨》《找乐》等,电视剧音乐《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杨三姐告状》《金婚》等。各种类型的歌曲近千首,其中《同一首歌》《今夜无眠》《中国进行曲》《大风车》《致祖国》等影响较大;《绿色的承诺》获2000年全国艺术歌曲比赛新作品一等奖,《快乐的风》《最亲的人》获“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片头曲自1988年开始延用至今。

唐建平

  著名作曲家,中国培养的第一位作曲博士,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教授,全国优秀教师。自1987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担负了大量的作曲教学工作。曾担任作曲教研室主任、作曲系正、副主任等职务。曾获得:国家交响乐作曲比赛的最高奖、中宣部“五个一”奖励、文化部“国家文化精品工程”等众多艺术作品作曲比赛的奖项,以及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优秀教学团队学术带头人等多项教育奖。

  其主要代表作品有: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运之河》《青春之歌》《钱学森》《辛亥风云》《鄞地九歌》,舞剧《精卫》《风中少林》,音乐剧《彩云飘过山冈》《天山母亲》,大型梵呗交响乐《神州和乐》,大型蒙古族交响音乐史诗《成吉思汗》,大型民族管弦乐交响诗剧《牛郎织女》《仰欧莎》,清唱剧《白马入芦花》《路》,琵琶协奏曲《春秋》,交响协奏曲《圣火——2008》,打击乐协奏曲《仓才》,笛子协奏曲《飞歌》,古琴协奏曲《云水》,古筝协奏曲《洛神》,钢琴协奏曲《第一钢琴协奏曲》《鉴真东渡随想曲》——根据李岚清同名歌曲而作,民族管弦乐《后土》《天人》,九重奏《玄黄》,弦乐四重奏《啐啄》等。以及为吴宇森导演的电影《赤壁》创作的古琴音乐,为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记录片《故宫》作曲,为国家京剧院京剧《西安事变》创作音乐等。

  指挥

吕嘉

  吕嘉是享有国际盛誉的华人指挥大师。他生于上海的一个音乐世家,幼年学习钢琴和大提琴,后来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指挥大师郑小瑛学习指挥。24岁时,吕嘉进入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跟随汉斯·马汀·拉宾斯坦教授、罗伯特·沃尔夫教授继续深造。同年,吕嘉在意大利获得安东尼奥·佩得罗第国际指挥大赛第一名,并由此开始了辉煌的职业指挥家生涯。

  在过去的近20年中,吕嘉在欧美及全球各国指挥歌剧及音乐会两千余场。他是第一位在意大利担任重要歌剧院总监的亚洲指挥家,也是第一位执棒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华人指挥家。在欧洲,他曾在斯卡拉歌剧院、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柏林德意志歌剧院,以及洛桑、都灵、罗马、那不勒斯、威尼斯、弗洛伦萨、法兰克福和斯图加特的众多歌剧院指挥过大量重要歌剧制作。在交响乐领域,他曾与众多国际顶尖交响乐团合作,如皇家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班贝格交响乐团、罗马圣塞西莉亚交响乐团、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利物浦皇家爱乐乐团、奥斯陆爱乐乐团、里昂国立管弦乐团、芬兰广播交响乐团、汉堡广播交响乐团、悉尼交响乐团,及众多其它欧美及澳洲乐团。

  吕嘉是第一位录制全套门德尔松交响作品的华人指挥家,也是全球唯一录制了瑞典国宝级作曲家英瓦·利德霍姆全套交响乐作品的指挥家。他对德国古典浪漫派作品和法国印象派的诠释被盛赞为用“精准的音乐语言与完美的指挥技巧”演奏出“极其令人信服的音乐演绎”。在身为歌剧故乡意大利和德国,吕嘉指挥的歌剧剧目超过50部,被意大利的音乐评论家誉为“比意大利人更懂得意大利歌剧的指挥家”。

  2007年,在意大利佩萨罗举行的罗西尼歌剧节上,吕嘉指挥的罗西尼歌剧《鹊贼》荣膺当年的“欧洲年度最佳歌剧大奖”。同年,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决定授予吕嘉“总统杯”,以表彰他为欧洲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2012年,他还在举世瞩目的多明戈国际声乐比赛中担任评委,并由此成为该比赛有史以来唯一的华人评委。

  2012年,吕嘉成为国家大剧院歌剧总监与首席指挥。由他监制和指挥的《罗恩格林》《漂泊的荷兰人》《奥赛罗》《费加罗的婚礼》《假面舞会》《托斯卡》等歌剧,在世界众多歌剧与音乐媒体上广获赞誉。凭借这些世界水准的歌剧制作,国家大剧院不仅成为全球歌剧舞台上的耀眼明星,更由此开辟了歌剧艺术在中国发展的新篇章。同时,吕嘉带领下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也通过其在音乐会中令人叹服的表现,稳步崛起为中国新一代交响乐团的杰出典范。

  2017年,吕嘉出任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总监与首席指挥。在此之前,吕嘉曾任意大利维罗那歌剧院的音乐总监、西班牙特内里费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并曾在意大利特里埃斯特歌剧院、佛罗伦萨交响乐团、罗马拉奇奥室内乐团及瑞典诺克平交响乐团担任首席指挥。同时,吕嘉现在也是澳门乐团音乐总监。

  艺术家

金郑建 男高音

  国家大剧院驻院歌剧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曾出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骆驼祥子》(祥子)、《纳布科》(以实玛利)、《茶花女》(阿尔弗莱德、加斯顿)、《叶甫盖尼·奥涅金》(连斯基)、《漂泊的荷兰人》(舵手)、《奥赛罗》(罗德里格)、《赵氏孤儿》(屠岸贾)、《冰山上的来客》(卡拉)、儿童歌剧《阿凡提》(阿凡提)等,并代表国家大剧院赴圣彼得堡白夜艺术节成功演出《奥涅金》(连斯基)。

  另在二十余部中外歌剧、音乐剧、清唱剧担任主演。其中主演的《红河谷》《青春之歌》《原野》三部歌剧均获首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奖及个人表演奖。获文化部国家艺术院团展演个人优秀表演奖。主演剧目还曾获得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国家精品工程奖、优秀剧目奖等。

  在奥地利沃尔夫冈艺术节大师班以第一名的成绩获优秀学员奖,受到克丽斯塔·路德维希大师和詹姆斯·列文大师的高度赞誉。获法国政府资助,两度赴法系统学习了《国王》《浮士德》《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剧目,得到指挥大师米歇尔·普拉松的高度赞赏。

杨燕婷 女中音 

  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文艺部演员。曾参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茶花女》(弗洛拉)、《奥赛罗》(艾米莉亚)、《水仙女》(精灵三)、《方志敏》(方母)等,并参演过国家大剧院驻院演员音乐会《回想·回响》《乐以和其声》。

  2014年被授予解放军艺术学院艺术硕士学位。曾获香港国际声乐公开赛天津赛区歌剧公开组一等奖,已成功举办两场个人独唱音乐会。

  多次随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团赴俄罗斯、朝鲜、日本等国进行访问演出。2015年2月随团赴莫斯科参加“俄罗斯庆祝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庆祝晚会”;8月参加上海国际声乐大师班,师从国际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胡安·庞斯;9月3日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演出《胜利与和平》。

  2014年12月与著名指挥家汤沐海合作受邀主演天津歌舞剧院制作歌剧《茶花凋零录》,饰演费乐乐。2015年10月受邀参演陕西省文化厅出品中国原创歌剧《白鹿原》,饰演女巫。

李梦佳 女高音 

  陆军政治工作部战友文工团青年歌唱家、演员。解放军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担任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长征组歌》四曲《四渡赤水出奇兵》第三代领唱,在大型声乐套曲《西柏坡组歌——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演唱《梦想照亮未来》。曾多次代表中国出访欧洲,参加四海同春艺术节。曾荣获爱国之星歌手大赛美声组金奖。代表作品《你是人间四月天》《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月亮湾里的思念》。

王凯 男高音 

  男高音歌唱家。曾参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洪湖赤卫队》(刘闯)、《赵氏孤儿》(屠岸贾)、《方志敏》(方志敏)、《长征》(彭政委)、《金沙江畔》(金明)。

  陆军总政治工作部战友文工团青年男高音。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志愿者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市东城音协副主席,北京市消防宣传大使。郑州大学、江西豫章师范学院客座教授。

  曾荣获意大利贝里尼国际声乐比赛金奖、意大利威尔第国际声乐大赛中国赛区金奖、意大利佛洛伦萨乌尔巴尼亚国际声乐比赛金奖、意大利圣天使国际声乐比赛金奖、九大艺术院校中外歌剧比赛金奖、日本蝴蝶夫人国际声乐比赛第三名、文化部第十届全国声乐比赛铜奖、第十三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优胜奖等。

  作为男一号主演过多部国内外歌剧,如:在日本东京大剧院上演的马斯卡尼歌剧《伊利斯》,饰演 “大阪”;国内剧院上演的《守望天山》,饰演“陈俊”;《钓鱼城》饰演忽必烈;《木雕的传说》饰演“巴特尔”;《孔子》饰演“孔子”等。

刘嵩虎 男中音 

  国家大剧院驻院歌剧演员。曾参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山村女教师》《西施》《唐·帕斯夸莱》《图兰朵》《卡门》《蝙蝠》《茶花女》《长征》《假面舞会》《罗恩格林》《霍夫曼的故事》《玫瑰骑士》《日出》《爱之甘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方志敏》《风流寡妇》《兰花花》等。

  曾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副教授,德国纽伦堡国家歌剧院驻院独唱演员及德国纽伦堡国立音乐学院客席讲师。迄今为止他共出演歌剧500余场,主演的英国歌剧《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被德国文化部评为年度“最佳歌剧奖”。此外,他还相继在德国“新声音”国际声乐大赛、法国图卢兹国际声乐大赛等国际赛事中获奖。在2007年德国“声乐La Voce”国际艺术歌曲比赛中,刘嵩虎又一次获得一等奖,填补了中国人在国际艺术歌曲比赛中零奖项的空白。

么红 女高音 

  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中央歌剧院副院长、中央歌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青联委员。文化部青联常委。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宣部"四个一批"人员。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师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郭淑珍教授。1999年至2000年赴意大利留学。获奖经历:曾获全国首届《歌王歌后》比赛二等奖;法国马赛国际歌剧比赛第一名;文化部首届全国声乐比赛第一名;荣获第六届文化部文华表演奖;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央国家机关“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

  主演的歌剧有:普契尼:《图兰朵》(柳儿)、《蝴蝶夫人》(巧巧桑)、《艺术家生涯》(咪咪或穆塞塔);威尔第:《弄臣》(吉尔达)、《茶花女》(维奥莱塔);奥芬巴赫:《霍夫蔓的故事》(奥琳匹亚);比才:《卡门》(米凯拉);施特劳斯:《蝙蝠》(萝莎琳德)。贝多芬《费徳里奥》(马切琳娜);挪威歌剧院《娜拉为时已晚》等等。

  主演的中国歌剧有:《苍原》(辽宁歌剧院);《汉丽宝公主》(新加坡);《杜十娘》(中央歌剧院);《咏别》(北京国际音乐节);《中山逸仙》(香港歌剧院);《赵氏孤儿》(国家大剧院);《西施》(国家大剧院)。

董芳 女中音

  “CCTV光荣绽放”中国十大青年女中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硕士毕业留校任教,师从宋波教授。她的嗓音醇美饱满,演唱松弛自如、仪表优雅雍容,被德国《汉诺威时报》评价为“非常有前途的女中音歌唱家”。曾获“第十七届法国马尔芒德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第六届中国金钟奖声乐比赛”银奖,“第十三届CCTV青歌赛”优秀奖,“第四届中国(宁波)国际声乐比赛优胜奖”等。

  主演的歌剧有:上海音乐学院《一江春水》中的何文艳及《汤显祖》中的汤夫人,国家大剧院《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索尼娅及《泰伊斯》中的米尔达尔,上海歌剧院《风在哪一个方向吹》中的张幼仪及《阿依达》中的阿奈瑞斯。

  曾应邀出席德国汉诺威国际音乐节及萨布吕肯国际歌剧节、中国歌剧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文化部新年音乐会,曾随中国青年歌唱家代表团赴意大利巡演。

  MTV《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五十六个祝福》《与海相依的土地》等多次在央视播放,专辑《感恩》由中唱发行。

李欣桐 女高音

  国家大剧院驻院歌剧演员。在国家大剧院出演过《卡门》(弗莱斯奎塔)、《费加罗的婚礼》(芭芭丽娜)、《骆驼祥子》(小福子)、《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埃尔维拉)、《水仙女》(精灵一)、《塞维利亚理发师》(贝尔塔)、《渔公与金鱼》(渔婆)、《游吟诗人》(伊奈斯)、《玫瑰骑士》(女裁缝)、《方志敏》(缪敏)、《长征》(洪大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丽莎)、《风流寡妇》(普拉丝科薇亚)、《兰花花》(兰花花)等。

  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声乐表演学士、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声乐教育法硕士。其它参演剧目有《雷雨》(繁漪)、《外套》(焦尔杰塔)、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皇后),《图兰朵》(柳儿)、《卡门》(米凯拉)、《塞维利亚理发师》(贝尔塔)、《纳布科》(安娜)和《游吟诗人》(伊奈斯)。在美期间获NATS比赛第二名,并于2016年获日本长崎第五届蝴蝶夫人声乐大赛第二名。

张宁佳 女高音

  女高音歌唱家。曾在赵季平作品音乐会上演唱女声与乐队《静夜思》《关雎》《别董大》。

  川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现为西安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上世纪八十年代四川省振兴川剧领军人物。1983年当选全国青联委员。富有灵性的唱功和精湛的演技成为年轻一代表演艺术家。随后潜心致力于民族声乐探索及研究。

  新世纪后跟随作曲家赵季平先生全面学习音乐,在赵先生的帮助下,逐渐将的多年的戏曲演唱功底与声乐演唱技术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多次在北京、上海、沈阳、四川、武汉、西安等地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多次与香港中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爱乐乐团、陕西爱乐乐团、广东民族乐团合作,并受邀参加美国鲍顿国际音乐节担任独唱。

袁芳 钢琴

  著名青年钢琴家袁芳,她的音乐会遍及中国、美国、欧洲各地,与国际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劳伦斯·福斯特等合作,与国内外著名交响乐团合作,如以色列爱乐乐团、捷克爱乐乐团、斯图加特爱乐乐团、马赛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等。她与伦敦BBC交响乐团录制的作品在英国BBC广播电台播出,她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香港大会堂等著名音乐厅成功举办独奏音乐会,她曾领衔凤凰卫视“全球华人新春音乐盛典”及“人民大会堂新年音乐会”。 德国媒体称她为“极富感染力的中国钢琴家”,中国权威媒体赞誉道:“她的音乐里充满着正义、挚爱与良善,她为中国的古典音乐带来了不可抗拒的文化力量。”袁芳是留德双专业博士,29岁成为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她于2011年起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经典钢琴系列讲座》得到很高关注度。她是奥地利国宝“贝森朵夫钢琴”全球签约艺术家,她的唱片由全球顶尖古典音乐唱片品牌“索尼古典”出版发行。

赵宁 西河大鼓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及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获奖经历:2001年第六届通州区学生艺术节荣获戏剧比赛二等奖;首届中国青少年艺术新人选拔大赛北京赛区少年组铜奖;首届中国青少年艺术新人选拔大赛少年组银奖。2004年北京市通州区独生子女家庭才艺大赛金奖。2006年第三届“天桥杯”北京社区鼓曲邀请赛京东大鼓伴奏金奖;第三届“天桥杯”北方鼓曲邀请赛京东大鼓伴奏银奖。2008年北京市通州区“我家住在运河旁”大型文化活动戏剧组二等奖;北京市鼓曲联谊会西河大鼓《北京盛开奥运花》创作鼓励奖;北京社区相声、鼓曲大赛鼓曲组二等奖。2009年文化文物工作优秀志愿者;第五届北京“天桥杯”鼓曲擂台赛银奖。2010年荣获第六届“冀东发展杯”中国评剧大赛优秀奖;文化文物工作优秀志愿者;青春中国全国校园才艺选拔赛北京赛区青年组金杯奖。2011年第七届北京“天桥杯”鼓曲邀请赛银奖。2012年第四届北京市京评梆现代戏大赛中优秀奖;通州区“繁荣杯”戏曲大赛金奖;通州区“繁荣杯”曲艺大赛银奖;北京传统音乐节暨第四届北京公园节曲艺大赛银奖。2013年北京首届“国粹传承”评剧电视大赛荣获银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曲艺门类决赛。2014年张家湾镇“文化溯古镇,百姓秀风采”社区文化擂台赛声乐组二等奖;“唱响中仓”声乐大赛二等奖。2015年参加戴玉强“戴你唱歌"大型网络声乐慕课现场录制;参加世界著名男高音莫华伦老师大师课。2017年戏缘全国评剧擂台赛荣获“实力唱将”称号;第三届“和平杯”曲艺票友邀请赛荣获“十大名票”节目奖。

刘明哲 京剧 

  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现北京京剧院一团主演,国家二级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先生的入室弟子。

  第二届“魅力春天”全国京剧青年演员擂台邀请赛小生擂主奖。常年与京剧张派名家王蓉蓉合作演出。近几年在中央电视台空中剧院栏目直播了担任主演的《群英会·借东风》《白蛇传》《西厢记》与配演的《绣褥记》《玉堂春》《金玉奴》《十老安刘》《胭脂宝褶》等二十余出剧目。多次以《白蛇传》等戏随北京京剧院赴英国、意大利、奥地利、荷兰、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地访问演出。

  演出团体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是中国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常驻乐团。

  新世纪的北京,历史气度和当代活力彼此交织,也滋育了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远大的音乐精神和视界。自2010年3月建立以来,他们凭着对音乐与生俱来的热情、专注和创新精神,已位列中国乐坛最优秀的交响劲旅,并迅速得到了国际乐界的热切关注。

  伴随他们一起经历这个过程的,有诸多优秀的音乐大师,包括:指挥家洛林·马泽尔、祖宾·梅塔、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瓦莱里·捷杰耶夫、法比奥·路易斯、郑明勋、弗拉基米尔·阿什肯那齐、列夫·赛格斯坦、根特·赫比希、哈努·林图、克劳斯·彼得·弗洛、帕沃·柯岗、吕绍嘉、汤沐海、张弦、谭利华、张国勇等,钢琴家鲁道夫·布赫宾德、郎朗、史蒂芬·科瓦塞维奇、卡蒂雅·布尼亚季什维莉、王羽佳、陈萨、张昊辰等,大提琴家戈蒂耶·卡普松、王健、秦立巍等,小提琴家郑京和、瓦汀·列宾、吕思清、宁峰等,小号家艾莉森·巴尔松,单簧管演奏家萨宾·梅耶,打击乐演奏家李飚,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里奥·努奇、李晓良、和慧、沈洋等。马泽尔曾评价他们“富有激情,全心投入,实力非同一般”,艾森巴赫则认为他们已是“亚洲最优秀乐团之一”。

  凭藉在歌剧和交响乐领域同样的优秀表现和丰富经验,他们已作为中国最优秀的两栖乐团而闻名海内外。在歌剧领域,他们以精彩的演绎创造了中国歌剧音乐的全新艺术境界,也令国家大剧院众多世界级的歌剧制作更加熠熠生辉。多年来,他们精彩呈现了三十余部国家大剧院歌剧制作,既包括《罗恩格林》《漂泊的荷兰人》《阿依达》《奥涅金》《奥赛罗》《纳布科》《托斯卡》《图兰朵》《费加罗的婚礼》等世界经典歌剧,也包括《骆驼祥子》《赵氏孤儿》《冰山上的来客》等中国原创歌剧。在交响乐领域,他们不仅以跨越整年的乐季策划呈现了精彩的节目编排,而且以特有的活力与创意为所有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吕嘉带领下于2013年开启的全套贝多芬之旅中,他们展示出了对德奥古典作品的深厚偏爱和高超素养。在马泽尔指挥下演绎的瓦格纳名作《无词指环》被马泽尔认为“作品诞生以来最完美的演绎”,而该音乐会的现场录音也由索尼古典进行全球发行,并成为马泽尔与中国乐团唯一公开发行的唱片。心怀对当代音乐的巨大热情,他们相继上演约翰·亚当斯、吉雅·坎切利、武满彻等当代作曲家的作品,并陆续委约和全球首演了十余位顶尖作曲家(奥古斯塔·里德·托马斯、卡列维·阿霍、鲁多维科·艾奥迪、瑞切尔·波特曼、赵季平等)的新作,更通过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积极推动中国新一代作曲家的成长。

  作为极具时代精神的音乐使者,他们通过周末音乐会、艺术沙龙和在学校、社区、医院、博物馆等开设的室内乐活动,将无数观众带入美妙的音乐世界,更作为国家的文化使者将当代中国的艺术活力传播到海外。2012至2015年,他们先后与艾森巴赫参加了德国石荷州、基辛根等音乐节,与陈佐湟在柏林、纽伦堡和悉尼上演音乐会,与吕嘉赴新加坡、首尔、大邱、台北和澳门举行亚洲巡演。2014年吕嘉率领的芝加哥、纽约、华盛顿、蒙特利尔等七大城市的北美巡演,堪称中国乐团在国际乐界的新突破,以其“欢欣愉悦的自信和朝气蓬勃的力量”(Musical America)被评论家们赞誉为“一支光彩四射和一流水准的乐团”(ConcertoNet.com)。

  在以“胜友如乐”为主题的2017/18乐季中,乐团将上演《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法斯塔夫》等十五部歌剧制作,并将在吕嘉及张弦、郑小瑛、法比奥·路易斯、艾森巴赫、祖宾·梅塔、亚历山大•布洛赫、张国勇、莱纳•霍内克、袁丁等指挥家带领下,与芮妮·弗莱明、莫琳·麦凯、李晓良、阿列克谢•沃洛丁、张昊辰、贝佐德•阿布杜瑞莫夫、孙颖迪、吕思清、朱丹、康珠美、黄心芸、加布利尔•施瓦布、王亮、李飚等独奏家合作,带来三十多场精彩的音乐会。同时,陈其钢与郎朗将作为国家大剧院2017/18驻院艺术家,与乐团展开从音乐会到教育项目的广泛合作。在2017年10月,乐团将开启新一次的美国巡演,这一次,他们将在吕嘉的带领下,与郎朗、戈蒂耶•卡普松、吴蛮、宁峰一同携手,在芝加哥交响中心、纽约卡耐基音乐厅、费城基默尔艺术中心、教堂山纪念堂音乐厅、旧金山戴维斯交响音乐厅、安娜堡希尔礼堂为美国观众呈现高水准的交响乐演奏。

  国家大剧院首任音乐艺术总监陈佐湟,是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创建者之一,也是乐团首任首席指挥。2012年,陈佐湟荣膺桂冠指挥,吕嘉出任首席指挥,并由袁丁担任助理指挥。2017年,吕嘉出任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总监与首席指挥。吕嘉在交响作品和歌剧领域均造诣深厚,曾任意大利维罗纳歌剧院音乐艺术总监、西班牙特内里费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同时也是中国澳门乐团现任艺术总监。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是中国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驻院合唱团。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成立于2009年12月8日,由著名指挥家吴灵芬担任指挥。作为中国最高表演艺术殿堂所属的专业文艺演出团体,合唱团秉承大剧院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的宗旨,被公认为是一支充满朝气及无限潜能的专业合唱团。

  伴随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七年来的成长过程的,有诸多当今全世界最优秀的艺术大师:包括著名导演弗朗切斯卡·赞贝罗、强卡洛·德·莫纳科、乌戈·德·安纳、陈薪伊、曹其敬、廖向红、易立明、李六乙,著名指挥家洛林·马泽尔、祖宾·梅塔、丹尼尔·欧伦、郑明勋、梵志登、严良堃、杨鸿年、吕嘉、张国勇、李心草、郑健、杨力,著名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里奥·努奇、茵瓦·穆兰、胡安·彭斯、布兰登·乔瓦诺维奇、弗朗切斯科·梅里、阎维文、戴玉强、魏松、莫华伦、袁晨野、廖昌永、章亚伦、张立萍、迪里拜尔、孙秀苇、和慧、杨光、李晓良等。大师们对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有着很高的赞誉,世界著名男高音多明戈曾说“能和这些才华横溢的青年艺术家们合作,是我的荣幸”;已故指挥家洛林·马泽尔表示“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合唱团”;指挥家丹尼尔·欧伦排练后兴奋地表示“这是我见过的声音最棒的合唱团,虽然他们很年轻,但比很多欧洲的合唱团都要好”。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两栖合唱团,他们用丰富的声乐表现力和饱满的热情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动的歌剧人物形象,为推动国家大剧院艺术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自成立以来,积极参与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原创歌剧《西施》《山村女教师》《赵氏孤儿》《美丽的蓝色多瑙河》《运河谣》《骆驼祥子》《冰山上的来客》《日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方志敏》《长征》《阿凡提》等,中外经典歌剧《白毛女》《洪湖赤卫队》《图兰朵》《卡门》《茶花女》《爱之甘醇》《托斯卡》《蝙蝠》《漂泊的荷兰人》《假面舞会》《罗恩格林》《霍夫曼的故事》《奥赛罗》《纳布科》《费加罗的婚礼》《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游吟诗人》《乡村骑士》《丑角》《诺尔玛》《唐·帕斯夸莱》《阿依达》《弄臣》《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叶甫盖尼·奥涅金》《安德烈·谢尼埃》《玫瑰骑士》《西蒙·波卡涅拉》《参孙与达丽拉》《歌女乔康达》《唐豪瑟》《麦克白》《水仙女》等五十多部作品的演出。其展现的艺术水准获得了业内人士及观众的一致好评。

  除歌剧演出外,国家大剧院合唱团还策划与参演了许多大型声乐作品及主题音乐会:包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马勒第二交响曲》《马勒第三交响曲》《马勒第八交响曲》威尔第《安魂曲》《纪念黄自诞辰110周年音乐会》,歌剧音乐会《威廉·退尔》《唐·璜》及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胜利与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文艺晚会》和《2016年杭州G20国际峰会文艺演出》《永远的长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等多场国家级重大政治性演出。通过音乐会这一艺术载体,让广大观众更加了解合唱的魅力和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不懈追求的艺术精神。

  作为极具时代精神的歌唱使者,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始终重视观众培养,积极策划和参与周末音乐会、经典艺术讲堂。每年40余场国家大剧院公益演出,进学校、走社区,为高雅艺术的普及与传播,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也不断地将国家大剧院的艺术产品和优秀的经典作品传播至国内外,他们曾参与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冰山上的来客》全国七个省市巡演,原创歌剧《方志敏》江西巡演,音乐会版歌剧《洪湖赤卫队》青岛巡演。先后出访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参加演出交流活动,受到国内外同行和观众的一致好评。特别是2015年随国家大剧院远赴意大利参加了歌剧《骆驼祥子》为期17天的巡演,大获成功,展现了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新世纪的北京,充满着高雅艺术的繁荣气息,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的年轻艺术家们把人生中最有活力、最有张力的青春时光奉献给中国的歌剧、合唱事业,为梦想、为艺术,不断前行!

  曲目

歌曲《我的北京》           印青 曲 陈小奇 词

 男高音:金郑建

歌曲《北京之夜》           印青 曲 王晓岭 词

 女中音:杨燕婷

歌曲《新新的北京》          臧云飞 曲 王晓岭 词  

 女高音:李梦佳

 男高音:王凯

歌曲《以梦为马》           杨帆 曲 尹相涛  词

 表演者:刘嵩虎

歌曲《北京圆舞曲》          郝维亚 曲 乔方 词

 女高音:么红

 女中音:董芳

歌曲《京城谣》            蔡东真 曲 屈塬 词

 女高音:李欣桐

歌曲《北京之邀》           赵季平 曲 廖勇 词 

女高音:张宁佳

男高音:王凯

歌曲《北京》             张千一 曲 屈塬 词

 表演者: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中场休息——

钢琴与乐队《北京颂》         杜鸣心 曲

 钢琴:袁芳

交响合唱《北京大合唱》选段“玲珑塔” 孟卫东 曲 邹静之 词

 西河大鼓:赵宁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交响合唱《北京大合唱》选段“钟鼓楼” 唐建平 曲 邹静之 词

 京剧小生:刘明哲

 女高音:李欣桐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国家大剧院新作品音乐会 敬请期待!

温馨提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

场馆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国家大剧院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地铁1号线、1路、4路、52路、22路、10路中山公园站或者天安门西站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