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国家大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与合唱团音乐会:布洛赫演绎德彪西、陈其钢与贝多芬 [已过期]

演出场馆: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演出时间:

2018-03-02 19:30 2018-03-03 19:30

演出票价:

160元 240元 300元 360元 480元
1:本站只提供演出相关信息介绍,购票请到正规渠道购买,敬请谅解!

演出介绍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会

  演出介绍

  在这两场音乐会中,来自法国的新一代指挥家亚历山大·布洛赫将携手我们的乐团及合唱团,为您带来德彪西与陈其钢的两部合唱与乐队作品以及贝多芬的第三与第四交响曲。其中,由国家大剧院与悉尼交响乐团等联合委约的陈其钢新作品将迎来世界首演,而合唱版的德彪西《夜曲》也将是在中国的音乐厅中难得一见的作品。

  德彪西(1862-1918)是法国音乐史的巨人。早年的德彪西深受法朗克影响,曾远赴拜罗伊特膜拜瓦格纳,他早期的不少作品都留有这些传统浪漫主义音乐的痕迹。不过,德彪西后来把眼光投向欧洲之外,广泛涉猎东方及其它异域文化,最终逐渐摆脱欧洲所有宗派而成为印象乐派的开创者。除了东方异域文化之外,欧美不少新派画作也对德彪西的音乐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法国的莫奈、英国的透纳以及美国的惠斯勒。写于1899年的《夜曲》便是他受惠斯勒同名油画启发而作。他在自述中说,他的“夜曲”并非惯常的夜曲体裁,而是“这个词语暗示的各种不同印象和特殊光影效果”。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都是味道十足的印象派徽记,也完美印证了他的观点,“音乐如同声音的算数学,就像光学如同光线的几何学。”

  印象乐派虽然更多是特指德彪西及其之后几位法国作曲家及其风格,但它和美术中的印象画派一样,尽管其自身已是一个历史名词,但他们留给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德彪西之后的很多法国作曲家虽不能被归作所谓的印象乐派,但他们在审美与技法上显而易见地受到德彪西的巨大影响。作为法国继德彪西后之的又一位巨擘级作曲家,梅西安就曾自称德彪西的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给了他“最具决定性影响”,今晚即将首演自己第一部合唱与乐队作品的陈其钢就是梅西安的关门弟子。他的音乐中,既在技法上有着显著的印象乐派特征,常常荡漾着如梦似幻的若有若无,随处闪烁着难以捉摸的色彩色彩,也在意境上洋溢着东方知识分子淡泊宁静的智慧与气度。他今晚的首演之作取材于宋代文豪苏轼为悼念亡妻而作的催人泪下的《江城子》,相信其中也回荡着作曲家本人对自己逝去亲人的日夜追念。

  艺术家及其作品永远是宏大历史时代与独特内心体验彼此互动的结果。德彪西成就于十九世纪末百花齐放的文艺思潮及其对东方及异域文化独到的情怀与兴趣,陈其钢出身于具有浓厚中国气息的文人家庭,也因历史机缘而系统研习法国音乐传统。回到十九世纪初,贝多芬(1770-1827)则生活在风云激荡的大革命年代,志向高远并盼望时不我待的尽情倾诉,却总觉得自己被戴着枷锁的社会规范所排斥。于是,交响乐成为他向全人类致辞并与旧势力决裂的理想手段。他最早的两部交响曲承袭了海顿和莫扎特的古典音乐传统,但他探索创新并推动古典风格发展的努力已然开始。不过,他的第三交响曲显然是为彻底改变古典规则而生的。对全欧洲来说,继承了美国大革命民主平等精神衣钵、又收拾了法国大革命群斗乱局的拿破仑,当然是值得所有人仰望的英雄偶像。但他在1804年加冕称帝的举动击碎了欧洲人的幻想,也让贝多芬改变了原定将第三交响曲题献给拿破仑的计划,而改为“献给一位记忆中的伟人”。无论如何,第三交响曲中的那位英雄,不再是封建时代的王公大臣,而是为自由、民主与自由而战并且博爱全人类的英雄。在音乐学者保罗·亨利·朗看来,第三交响曲是“交响乐及整个音乐史上由个体引领而发生的最大跨越。”相比之下,贝多芬作于1806年的第四交响曲则显得轻巧优美的多。这一年,贝多芬与勃伦斯威克小姐(Miss Brunswick)订婚,尽管这段姻缘最终未能结成圆满的婚姻,但贝多芬因爱情而对美好平静生活所生的向往显然闪烁在这部作品之中。舒曼曾以“两位挪威巨人之间苗条的希腊少女”来形容这部作品夹在第三和第五这两部重量级的贝多芬交响曲之间的情形。相对英雄式的第三和第五交响曲,第四交响曲或许正给了我们机会去了解这位英雄式的作曲家的另一个生活侧面和他对青春活力与生活欢乐的礼赞。

  指挥

亚历山大·布洛赫

  亚历山大·布洛赫有令人激赏的热情与活力。 他于2016年9月起担任里尔国家交响乐团音乐总监。2015年9月起他还兼任杜塞尔多夫交响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亚历山大·布洛赫作为一名禀赋天成的艺术家,知名度迅速提高。

  在即将到来的2016/2017演出季中,他将在法国广播爱乐乐团、法兰西岛国家交响乐团、洛杉矶室内管弦乐团、大蒙特利尔都市管弦乐团(蒙特利尔)和布鲁塞尔爱乐乐团首次亮相。

  1985年出生的亚历山大·布洛赫最初获得了大提琴表演及和声学毕业证书,并在图尔、奥尔良和里尔等地担任指挥。之后他进入巴黎国立高等音乐舞蹈学院学习音乐创作与指挥。2012年,他修完了索尔特·纳吉工作室指挥专业硕士课程。

此后他又在位于曼彻斯特的皇家北方音乐学院获得了艺术家文凭,并荣获2012-2013年约翰Zochonis爵士青年奖学金。

  演出团体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是中国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常驻乐团。

新世纪的北京,历史气度和当代活力彼此交织,也滋育了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全新的音乐精神和远大的音乐视界。来自中国及海外的近百名音乐家以对音乐与生俱来的热情、专注和创新精神,去践行音乐中永无止境的给予、智慧和精进,为北京及中国新式音乐生活的塑造、为演绎和传递艺术的美好与光明而倾尽心力。

同他们一起经历这个过程的,有全世界最优秀的音乐大师,包括:指挥家洛林·马泽尔、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弗拉基米尔·阿什肯那齐、根特·赫比希、克里斯蒂安·雅尔维、耶欧·莱维、谭利华、张国勇等,钢琴家鲁道夫·布赫宾德、郎朗、史蒂芬·科瓦塞维奇、王羽佳、陈萨等,大提琴家王健等,小提琴家瓦汀·列宾、吕思清、宁峰等,小号家艾莉森·巴尔松,打击乐演奏家李飚,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里奥·努奇、和慧、沈洋等。马泽尔曾评价他们“富有激情,全心投入,实力非同一般”,艾森巴赫则认为他们已是“亚洲最优秀乐团之一”。

身为中国最优秀的两栖乐团,他们既是中国歌剧最高音乐造诣的代表者,也在音乐厅舞台上有着熠熠生辉的表现。在《罗恩格林》、《漂泊的荷兰人》、《奥赛罗》、《纳布科》、《托斯卡》、《图兰朵》、《茶花女》、《卡门》、《费加罗的婚礼》等众多世界级的国家大剧院歌剧制作中,他们出色的音乐演绎已经是其中最重要的标志之一。2011年,他们在国家大剧院全套马勒纪念系列中表现瞩目。2012年,在艾森巴赫的指挥下成为《音乐周报》年度十大音乐会中的唯一中国乐团,2013年,在吕嘉带领下开启全套贝多芬之旅,而马泽尔指挥的瓦格纳《无词指环》被马泽尔认为“作品诞生25年来最完美的演绎”,而索尼为该场音乐会发行的现场录音,也成为乐团的首张交响乐唱片。心怀对当代音乐的巨大热情,他们还活跃在北京现代音乐节等事件中,相继上演吉雅·坎切利、武满彻等作曲家的作品,并于2013年世界首演了奥古斯塔·里德·托马斯、卡列维·阿霍、鲁多维科·艾奥迪等10位作曲家的新作,更通过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推动中国新一代作曲家的成长。

作为极具时代精神的音乐使者,他们不仅通过周末音乐会、艺术沙龙和在学校、社区、医院、博物馆等开设的室内乐活动,将无数观众带入美妙的音乐世界,更将当代中国的艺术活力传播到世界各地。2011年,他们在首尔艺术中心上演《图兰朵》。2012年,与艾森巴赫参加德国石荷州、基辛根等音乐节,与陈佐湟在柏林、纽伦堡、悉尼等地成功上演音乐会。2013年,吕嘉率团赴澳门、新加坡、首尔举行首次亚洲巡演并大获成功。

2014至2015乐季,乐团将上演《奥涅金》、《阿依达》、《乡村骑士》等歌剧制作,并将在吕嘉及祖宾·梅塔、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郑明勋、根特·赫比希、安东尼·维特等大师的带领下,与郎朗、王健、王羽佳、布赫宾德等独奏大师合作,为观众带来精彩的音乐会。同时,乐团将在吕嘉带领下赴美国和加拿大进行首次北美巡演。

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陈佐湟,是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创建者之一,也是乐团首任首席指挥。2012年,陈佐湟荣膺桂冠指挥,吕嘉出任首席指挥,并由袁丁担任助理指挥。吕嘉在交响作品和歌剧领域均造诣深厚,曾任意大利维罗纳歌剧院音乐艺术总监、西班牙特内里费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同时也是中国澳门乐团现任艺术总监。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是中国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驻院合唱团。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成立于2009年12月8日,由著名指挥家吴灵芬担任指挥。作为中国最高表演艺术殿堂所属的专业文艺演出团体,合唱团秉承大剧院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的宗旨,被公认为是一支充满朝气及无限潜能的专业合唱团。

  伴随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八年来的成长过程的,有诸多当今全世界最优秀的艺术大师:包括著名导演弗朗切斯卡·赞贝罗、强卡洛·德·莫纳科、乌戈·德·安纳、陈薪伊、曹其敬、廖向红、易立明、李六乙,著名指挥家洛林·马泽尔、祖宾·梅塔、丹尼尔·欧伦、郑明勋、梵志登、严良堃、杨鸿年、吕嘉、张国勇、李心草、郑健、杨力,著名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里奥·努奇、茵瓦·穆兰、胡安·彭斯、布兰登·乔瓦诺维奇、弗朗切斯科·梅里、阎维文、戴玉强、魏松、莫华伦、袁晨野、廖昌永、章亚伦、张立萍、迪里拜尔、孙秀苇、和慧、杨光、李晓良等。大师们对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有着很高的赞誉,世界著名男高音多明戈曾说“能和这些才华横溢的青年艺术家们合作,是我的荣幸”;已故指挥家洛林·马泽尔表示“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合唱团”;指挥家丹尼尔·欧伦排练后兴奋地表示“这是我见过的声音最棒的合唱团,虽然他们很年轻,但比很多欧洲的合唱团都要好”;指挥家安东尼奥·帕帕诺认为“这个合唱团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热情的合唱团,他们有着美妙的,和谐的声音,而且训练有素”;指挥家雅尼克·涅杰-瑟贡说“简直难以置信!他们的声音太美了,我觉得他们还会越来越强大,他们的水准没有封顶!”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两栖合唱团,他们用丰富的声乐表现力和饱满的热情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动的歌剧人物形象,为推动国家大剧院艺术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自成立以来,积极参与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原创歌剧《西施》《山村女教师》《赵氏孤儿》《美丽的蓝色多瑙河》《运河谣》《骆驼祥子》《冰山上的来客》《日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方志敏》《长征》《阿凡提》等,中外经典歌剧《白毛女》《洪湖赤卫队》《图兰朵》《卡门》《茶花女》《爱之甘醇》《托斯卡》《蝙蝠》《漂泊的荷兰人》《假面舞会》《罗恩格林》《霍夫曼的故事》《奥赛罗》《纳布科》《费加罗的婚礼》《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游吟诗人》《乡村骑士》《丑角》《诺尔玛》《唐·帕斯夸莱》《阿依达》《弄臣》《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叶甫盖尼·奥涅金》《安德烈·谢尼埃》《玫瑰骑士》《西蒙·波卡涅拉》《参孙与达丽拉》《歌女乔康达》《唐豪瑟》《麦克白》《水仙女》等五十多部作品的演出。其展现的艺术水准获得了业内人士及观众的一致好评。

  除歌剧演出外,国家大剧院合唱团还策划与参演了许多大型声乐作品及主题音乐会:包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马勒第二交响曲》《马勒第三交响曲》《马勒第八交响曲》威尔第《安魂曲》《纪念黄自诞辰110周年音乐会》,歌剧音乐会《威廉·退尔》《唐·璜》及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胜利与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文艺晚会》和《2016年杭州G20国际峰会文艺演出》《永远的长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专场文艺演出》等多场国家级重大政治性演出。通过音乐会这一艺术载体,让广大观众更加了解合唱的魅力和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不懈追求的艺术精神。

  作为极具时代精神的歌唱使者,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始终重视观众培养,积极策划和参与周末音乐会、经典艺术讲堂。每年40余场国家大剧院公益演出,进学校、走社区,为高雅艺术的普及与传播,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也不断地将国家大剧院的艺术产品和优秀的经典作品传播至国内外,他们曾参与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冰山上的来客》全国七个省市巡演,原创歌剧《方志敏》江西巡演,音乐会版歌剧《洪湖赤卫队》青岛巡演。先后出访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参加演出交流活动,受到国内外同行和观众的一致好评。特别是2015年随国家大剧院远赴意大利参加了歌剧《骆驼祥子》为期17天的巡演,大获成功,展现了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新世纪的北京,充满着高雅艺术的繁荣气息,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的年轻艺术家们把人生中最有活力、最有张力的青春时光奉献给中国的歌剧、合唱事业,为梦想、为艺术,不断前行!

  曲目

  3月2日

夜曲                          克劳德·德彪西 曲

 第一乐章:云

 第二乐章:节日

 第三乐章:海妖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江城子》,为民族女高音、合唱与交响乐团(世界首演)  陈其钢 曲

  女声独唱:孟萌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中场休息——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Op.55              贝多芬 曲

 第一乐章:有活力的快板

 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甚慢板

 第三乐章:诙谐曲,活泼的快板

 第四乐章:终曲,甚快板

  3月3日

夜曲                          克劳德·德彪西 曲

 第一乐章:云

 第二乐章:节日

 第三乐章:海妖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江城子》,为民族女高音、合唱与交响乐团(世界首演)  陈其钢 曲

女声独唱:孟萌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中场休息——

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Op.60                贝多芬 曲

 第一乐章:柔板,活泼的快板

 第二乐章:柔板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活泼的快板

 第四乐章:终曲—不太快的快板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会 敬请期待!

温馨提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

场馆介绍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国家大剧院在巨大的绿色公园内被一泓碧水环绕着的椭圆形银色大剧院,钛金属板和玻璃制成的外壳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是部分透明的金色网状玻璃墙...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地铁1号线、1路、4路、52路、22路、10路中山公园站或者天安门西站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